电子禅国际__您我的精神家园
发新话题

请教大象师兄。。。。。。

净土法门,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http://member.netease.com/~nmamtf/fjxx/e-lchh.html
末法时代,只有念佛才能成就。http://www.silastars.com/amtf.htm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念佛就是修戒定慧

既然定慧二道即是佛道,則一切法門皆不離定慧,當知念佛法門亦不例外。念

佛法門,在修念佛三昧,三昧者定也。念佛定須定慧等持,定則不變,慧則隨緣。

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即念佛定。

  念佛定與其他禪定不同,其他禪定,必須盤起腿子木然入定、固然靜坐容易修

持,但真實定境卻非木然不動。故禪宗祖師,有磨磚成鏡之譏。念佛定則不同,念

佛定者,須是不起滅盡定,能普度一切眾生;雖普度一切眾生,而不起滅盡定。不

起滅盡定能普度一切眾生者,是覺心不動,能成就一切功德;成就一切功德不起滅

盡定者,是雖成就一切功德,而覺心不動。故知念佛定,豈是木然入定者可同日而

語哉?

  念佛定須是入世間救世間,而不染世間。如果入世間染世間,是凡夫行。如果

畏染世間而不敢入世間,是小乘聖人行。菩薩行空不證不取寂滅,涉有不著不隨生

死,非凡夫行,非聖人行,是念佛定。                   

  念佛定者,一日二六時佛不離心,心不離佛,全佛是心,全心是佛。只要念佛

心清淨,何妨六塵常圍繞?於六塵擾攘中,不礙常在念佛定。念佛定無入定出定,

一日二六時,無時不在定中。行住坐臥,穿衣吃飯,無論忙閑苦樂,有病無病,乃

至生時死時,無時不在定中。所謂二六時中,八風吹不動,安住念佛定。云何安住

念佛定?二六時中,一心不亂,求見彌陀求生淨土。一心不亂,即是三昧也。

  念佛定以定為體,以慧為用,貴在定慧等持。由體發用,故能常寂而照;用全

歸體,故能常照而寂。正以其常寂,故能常照;正以其常照,故能常寂。是之謂寂

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不二。常寂是自受用,常照是他受用,故寂而常照,名無

量光,照而常寂,名無量壽。照而寂是佛法身,寂而照是佛報化二身。是知念佛三

昧者,三昧王也。

     三

  如何修念佛定?修念佛定者,須是心中無事,事中無心。如意事中無心,不如

意事中亦無心,心中不留如意事,亦不留不如意事。萬般隨緣皆好,總是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如意者來,我一心念佛不為所動,唯求見彌陀,求生極樂

。不如意者來,我依然一心念佛不為所動,求見彌陀,求生極樂。二六時打成一片

,為人處事,只求盡分,萬般隨緣好,事過不留痕。             

  修念佛定者,須是不造十惡業。終日佛不離心,不造殺盜邪婬(出家人斷正婬

)。無有妄語惡口綺語兩舌,念佛心中無有貪瞋痴。每天晚上應自省察,今日是否

犯此十過?若有則至誠懺悔,誓不再犯。他人處世,求名求利求世榮。修念佛定者

,不求餘事,唯求不犯十惡業,隨分隨力修積功德。一心念佛不被名利所動,唯求

見彌陀,求生極樂。

  以信願行,修念佛定,盡此一報身,求生極樂國。修此念佛法門,非一而足,

豈是寸楮所能盡於萬一?僅略述如是。

——————————节自《 蓮鄉集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5 18:05:29编辑过]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蕅益大师说: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

信力行为要耳。佛言:‘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此句出自《

大集经》,念佛与参禅,在成就上无二无别。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

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都是赞叹念佛。莲池大师说:‘一句弥陀,该

罗八教,圆摄五宗,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誓无改变,决定得生

。’一得往生,永无退转,种种法门,咸得现前。莲池大师生于明朝万历年

间。最初学教,后来参禅。儒家道家的基础深厚,晚年专心念佛,为净宗第

八代祖师。莲池大师又说: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不复起贪

嗔痴,即大持戒。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不间断不夹杂,即大精进。不

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5 18:07:17编辑过]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净空法师真言:
修学佛法就是求明心见性,禅宗如是,任何宗派法门亦如是。禅宗讲‘明心见性’,教下讲‘大开圆解’,密宗讲‘三密相应’,净土宗讲‘一心不乱’。虽然各个宗派讲的名词不同,但是意思相同,实际上都是说一桩事。正因为如此,所以唯有一门才能深入。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净空法师真言:
在所现的境界里,十法界的‘佛法界’是最圆满、最殊胜。佛法界也是由念佛而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所以,菩萨要成佛,还是要念佛。我们现在念佛,是直捷作佛,不走迂回之路。佛法界也有种种不同,这种种不同还是从心念变现的。传记里记载,隋唐时代的天台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所以他的话就等于是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他告诉我们,佛有四种,就是天台四教:藏、通、别、圆,这四种佛的差别很大。藏教佛与通教佛还未见性,是十法界里地位最高、福报最大,但还没有突破十法界。别教佛破十二品无明,相当于圆教二行位菩萨,但与圆教佛还相差很远。因为二行位菩萨还有八个位次,才能修到十行圆满;而十行上面还有十回向、十地、等觉,才能证到圆教佛果。而我们念阿弥陀佛,则是直捷证圆教的佛果,非常殊胜;所以一切诸佛菩萨无不赞叹念佛法门,这也是一切诸佛所修的。

《无量寿经》上,有很多菩萨想求此法门而不能得,因为他没有机会听闻,也不知道有这个法门。他们为何希求这个法门?就是希望早一天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而我们在这一生遇到这个法门,是多么庆幸、难得!倘若遇到了而不能相信,不能理解,不能认真依教奉行,实在太可惜了。有机会遇到,而当面错过,真是无比的损失、遗憾。《弥陀经》中,世尊苦口婆心劝勉我们求生净土,我们要能体会如来的大慈大悲。

念佛,念是想,天天想佛,就是心上真有阿弥陀佛,念念有阿弥陀佛;有阿弥陀佛就是有阿弥陀佛的心、愿、行。换句话说,将《无量寿经》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那是真念佛。念佛不是挂在口头上;口头上念佛是宣传,是念给别人听的,这是度众生,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念佛是‘心愿行’要与佛一样。‘佛心’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佛愿’是帮助法界一切众生早成佛道;‘佛行’是真做,愿不是假的、空的,要在日常生活中随分随力,尽心尽力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就是一切诸佛菩萨所行的事业,佛门讲的‘如来家业’,也就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在娑婆世界第一方便法就是劝导,以讲经说法劝勉大家,帮助大家开悟,这是言教;其次是身教,做样子给众生看。言教、身教若能做得圆满,你的家人当然受感动,就能相信。

所以,念佛非常重要,其功德无量无边,无比殊胜;不但这一生的业障能消除,无量劫的业障也都能消除。而消除就在一念之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念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就是与佛心相应;念念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应,就是与佛愿相应;念念帮助一切众生,就与佛行相应。妄念是从业障变现出来的,妄念就是业障。所以,我们念念都是佛,妄念就没有了,业障也就消除了;不念佛时,有妄念就是业障起现行。所以要常念佛,不可间断,业障才能消除。‘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功夫一定得力,这是念佛的秘诀。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念佛功夫        净空法师讲述   讲记小组恭敬整理
能将《金刚经》的理论运用在净土法门里,就是《无量寿经》上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部《金刚经》就是教我们发菩提心,菩提心是根本,大乘法门都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只要菩提心一发,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都是会有成就的,念佛的人也决定往生。念佛而不能往生的关键,就在于没有发菩提心,所以虽有一向专念,依然不能往生。古人讲:‘一天十万声佛号,喊破喉咙也枉然。’为什么不行?因为‘心净则土净’,要心净才能往生。

蕅益大师说得很好:‘往生品位的高下,在于念佛功夫的浅深,不是佛号的多少。’浅深从哪里讲?是从清净心上讲。念佛功夫可分成三层|理一心不乱最深,其次是事一心不乱,再其次是功夫成片。没有这样的功夫,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什么叫功夫成片?就是清净心。心里面已经没有夹杂、没有妄念了,只专注在一句佛号上,专注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上。

《金刚经》所说的标准,是理一心不乱的标准。但理一心不乱也有浅深不同,《金刚经》上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一切贤圣就是三贤十圣,即《华严经》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都是理一心。虽然同样达到理一心不乱,功夫还是有浅深不同的差别,但是到了究竟圆满,就是成佛。

这些都是讲我们的自分|自己的功夫,尚不论及阿弥陀佛的加持。若论阿弥陀佛的加持,大家都是平等的。这是极乐世界跟他方世界不一样的地方,极乐世界有佛力加持。但如果自己肯努力,自己的功夫得力了,品位增高了,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就快;往生自分品位较低的人,虽然得佛力加持,但到真正圆满成佛就慢了一点。也就是在圆满菩提的时间上,有早晚快慢不同的差别。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发新话题
最新文章


主页【电子禅国际】 论坛【电子禅论坛】 最新【电子禅最新】 赞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