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禅国际__您我的精神家园
发新话题

转帖圆通网《楞严经》的惊人预言

善哉善哉,淋漓尽致。两相对照,正斜自见。
南无阿弥陀佛
佛曾预言,有人会毁谤楞严经为伪经,会篡改无量寿经,可悲啊,这些事情真的发生了!!
阿弥陀佛

TOP

何谓伪经?
《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可是伪经否?《黄帝内经》可是伪经否?
正确的就是真的,错误的就是假的!
lhz的都是真经吗?

TOP

对提问者的答复

上次帖子本人曾言:佛曾预言《无量寿经》会遭篡改,有同修问我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我本不想挑起无谓的争端,但既然有人问起,我还是尽力答复,请各位大德指正。现援引资料如下:
康译《佛说无量寿经》劝持序

        沙门  释法藏


    《佛说无量寿经》古来有十二译之多!从最早的安息国沙门安世高(后汉桓灵帝)所译的《无量寿经》(无存),到最后赵末时西域沙门法贤所译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前后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宋等朝,为时不可谓不长。此十二译本传至宋代,仅存五译,其余七种皆仅存经题而失逸经文。现存的五译,依其年代分别是:后汉月支沙门支娄迦谶于洛阳所译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四卷(约在西元一七九年),三国时东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所译的《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二卷(简称《大阿弥陀经》,约二五三年),曹魏天竺国三藏沙门康僧铠于洛阳白马寺所译的《佛说无量寿经》(约二五二年),唐代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所译《宝积经》中之《无量寿如来会》二卷(约六六八年)及赵宋法贤最后所译之《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约九八零年)。仅此五译本,其年代亦前后经历了八百年之久。
   
    梵本各异之意

    从这五种译本的译出年代、地点、经题、译者原住地(多少代表著该经所盛行的地区)及内容差异等方面来看,其梵文本不尽相同,当可理解。就如同我们所熟悉的《金刚经》、《弥陀经》也有不同地区所传承的梵本不同一样,此经亦随著传承地区(或教派)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梵本。原来佛陀以一圆音说法,众生各随其根性,而有不同的理解。更随其不同的理解,于同一法会上,或不同法会的类似教说中,而有不尽相同的记忆与记录,这本不足为奇,此正是佛法圆融、普摄群机的具体表现!因此不同梵本,即代表著不同的摄化因缘,这也是不同梵本之所以会同时而流传于世间的意义所在。而不同汉译本的流通,其意义亦复如是。所世佛弟子正可以透过这些不同的汉译本(乃至其他文字版本),从多方面了解佛陀说此教法的旨趣,并在互相的参照中,深化我们对经文的理解。

    五译并存的价值

    另一方面我们更必须了解的是,翻译的工作毕竟是一种人为的“再创造”过程,随著主持翻译者的语文素养及佛法见解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原文本的翻译,亦可能有著不同的思想风格与译文内容。何况在不同的时代中,各有不同的用语习惯及佛法思想重心,因此不同时代所翻译的佛经,其用字遣辞,也有著优美、朴拙、顺畅、古涩,乃至佛法思想有所不同等方面的差异在。基于这样的理由,则尽量让各种译本独立存在,以为后世相互参考,让后人得以从各译本所显示的弥陀原意中,依各人的根器与因缘,去汲取净土法门的资粮,从而深化、广化对净土法门的理解,这正是古来祖师大德们,之所以会保留各译本之原貌,并使其皆能并行流通的价值所在。

    康译为胜  古德所重

    当然,若以诵经修持的实际需求看,在各种不同译本中,选定一部文字较为简洁顺畅、义理较为完备一致的译本,则有其专精修持上的必要性。在此意义下,古来大德皆独钟于曹魏康僧铠大师所译的《佛说无量寿经》,实有其深义。盖现存五译当中,虽内容互有详略,然论其义理最为完备、译文前后妙义最为一贯者,则首推此康译的《佛说无量寿经》!首先就义理的完备来说:本译四十八愿中第十八、十九、二十的“摄生三愿”,其信、愿、行三种深义,各个了了分明,毫不混滥,可谓言简义丰、辞畅理圆、而且主从分明、义无重复。其他四译则无法如本译一样,能使净土三资粮的教、理、行三者皆条理清晰。
    其就前后教理的一贯说,以三辈往生文与摄生三愿文为例,不但前后译文相互呼应,而且文字简洁、义理严谨丰富。尤其于三辈文中,对于见佛往生方式的说明,皆有明显层次之区隔,使人能明确地了知三辈所得之果的不同。至于其他译本,或失之冗长,缺乏重点(如支娄迦谶本及支谦本,甚至混入了“胎生”之文义),或层次条理不甚分明(如法贤本),皆不如康译本的义理层次明晰。如此义理配合严整的翻译,不乏其例。另外唐译本的文理虽亦俱好,内容大体亦与本译相同,但下卷中却独缺“五恶”等一大段经文,则是其美中不足的地方。
    更就义理的严谨圆融看,如吴译本,第二愿中有云:“诸无央数天人民,绢飞蠕动之类,来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水池莲花中化生,长大皆作菩萨。”这就是说一切众生,往生极乐,皆是莲花化生。然事实上,康译下卷“五恶”段之后,世尊即对弥勒菩萨说道:“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此诸众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是故本国土,谓之胎生。”因此可知,并不是所有生于极乐的众生皆是“化生”,而仍然有生于宫殿的所谓“胎生”者!因此康译四十八愿中,即不提“皆莲花化生”之事,而另是于胎生文段之后,说明:“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信心回向。此诸众土,于七宝花中,自然化生。”这样,一方面可避免以疑惑心往生的胎生众生,怀疑佛愿不实(既说都是莲花化生,如何今日还有胎生者?);另一方面,亦可另外说明化生与胎生的条件差别,使众生知所取舍。康译义理严谨圆融优于他译,此即一例矣!
    又于摄生三愿(十八、十九、二十等三愿)中,康译本皆明确地标举出众生往生之“因”,至于往生之“果”报,则另于其他各愿中分别说明。就这样往生之因与往生之果分开说明,则众生很容易就各愿文的说明,清晰地了解到求生极乐因行与果德,而不至于混淆。然而在后汉支娄迦谶译本中(吴译本变亦有同样情形),却在谈往生之因的三愿(分别对应十七、十八、十九等三愿)中,又各自分别带入了往生果德或念佛果报的内容。比如彼译十八愿云:“即还生我国,作阿惟越致”;十九愿云:“寿经皆令不复更生三恶道,则生我国”等。当然,说往生者皆阿惟越致(不退转),或生前念佛者皆不复再堕落三恶道,都是各译本的通义,然而将之置于专谈往生因的愿文中,似有混淆不专之嫌。若进一步更以小本《阿弥陀经》:“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一段经文印证,则我们可知,无论依何愿之因行而往生,其生者是“皆圆证三不退”的(见藕祖《弥陀要解》五重玄义“论用”段)。但在后汉及吴两译的摄生三愿之愿文中,仅有一愿(二译分别是十八及第六愿)言及“作阿惟越致”,而其他两愿则没有提及。这样讲则反而容易使众生怀疑:是否只有依于十八或第六愿之因行往生的众生,才能住于不退?(下节所提之夏会本,亦有此类缺失)反观康译,则于此三愿中,专只说明“往生之因行”,暂时皆不提“阿惟越致”之事,而是将往生不退之果德,于其他愿中(如第十一、二十一、三十四、四十七、四十八等愿)另外总提,就这样则不至于使人就摄生三愿的果德,产生是否皆能“不退”的分别与怀疑,可见康译本在愿文的文理清晰表现上,亦优于他译。
    以上是将康译分别与唐译、吴译及后汉译本所作的比较,以凸显康译的殊胜。最后同样以康本的摄生三愿为例,若仔细将它与其他译本相对应,则知其他三译都有三愿相互之愿文可得,唯独赵宋本只有二愿,其中独缺了以“闻名欢喜”、“至心信乐”为往生条件的愿(此在康本及唐本为第十八愿,在后汉本为第十七愿,在吴本则为第四愿)!另外,如康本中向来颇为古德所重视的第十七愿“诸佛叹名”,也是只有赵宋本独缺。固然世尊随宜说法,依于众生根机的不同,详略广狭各有密意,我等凡夫实不应于经典中妄起分别(《法华经安乐行品》云:“不乐说经典过”)。然详观此十七、十八两愿,对我等凡夫众生,很有提携及启发信心的功能,倘若有缺,则于净土教理信心的建立,甚有不足之憾。因此在选择修持相应的经文上,也就有了依据凡夫根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现象,此正是古来大德皆独推康译本的真正用心之所在。也因此印光大师方云:“皆以康僧铠之《无量寿经》为准则焉”(复五子立居士书二)。
    经过以上的比较可知,康译本就整体来说,具有译辞简约、文理丰备、佛意圆彰等优点,实为他译所不能及!无怪隋代以来,中土所流通的四种注疏,皆以康译为对象;而日本的净土各宗,针对此译本所作的疏释,现在仍留存的,即多达五十多种以上,至于其他译本之注疏,中、日两国几乎绝无仅见,此译炎受重视可见一斑!若说中、日两国的净土宗,皆是以此译本而开宗立派亦不为过,愿诸上善人皆能遵循历代古德的智鉴与传承,以康译《无量寿经》的受持,做为理解净土法门的根本,如此则传承有据,而慧解由发也。
   
    会集不顺译法  经有明禁

    然而近年来,迭有所谓“会集本”的出现,一些缁素大德,不察所谓的会本,其实是个别抄截五种(或四种)译本的经文,再以凡夫的分别识见,将之裁剪缀集而成,并非梵本中真有此“会本”。然而以凡夫识见任意抄截经文著于前后所成的文本,既非佛陀金口所宣,岂能如理如量地彰显净土的深义?自来会本以王日休居士为始,民初则有夏莲居居士在后,所谓“无事生事”(印光大师复王子立居士书三),此正是凡夫的通病。弘法之热忱固然可佳,唯不顺译法、师心自用之嫌则明显在所难免!若会本必定可为,则此经何须绵亘八百余年,一译再译?岂不一会了事?隋、唐以来,净宗门中人才辈出,又岂不具眼宗匠进行此事,何须留待末法白衣代疱?现存五译本,梵文原典既已有异,复又翻译者思想、风格及其所处的时代、用语用辞等都有不同,勉强裁剪缀集,不但会有思想、语法不一费的缺失,而且个人的意见、佛法的认知及对净土法门的立场态度等,毕竟仍有其局限性,甚至偏颇性,如何能真正取舍得宜而无过失?这就无怪当年夏氏会集时,必须借助于拈阉(见梅氏序文)来决定取舍了。试问:大众慧命与正法的抉择,古来岂有依此拈阉为凭,将大众慧命与神圣正法寄托于荒唐的拈阉者?同时,净土法门乃是所谓的“难信之法”,为佛陀正遍知所“无问自说”的法门,我等凡夫岂能尽解其深义及密义?既不能尽解净土法门的深密之义,又不能代表各类众生对净土法门的见解及立场,则依个人私见所会集的文字,如何能称之为“佛所说经”,并取信于他人?又如何能符合各类根性的众生对净土法门的需要?
    再者从师心裁接的角度看,即使是不改一字,不同的前后文相接,将会产生文意不同的于各译本之原意的结果,也是非常明显的,此时当如何取舍?又岂能以一人之见、一人之力就能完成,而保证无有过失(下文将有实例可知)?印祖就此,在《复王子立居士书一》中,有一段明确的开示云:“人贵自知,不可妄说过分大话......看得译经绝无其难。......须有能分别梵本文义,或的确,或传久讹谬之智眼,方可译经。然非一人所能。以故译经场中,许多通家,有译文者、有证义者。......”有梵本为根据的译经事业,滑这般地慎重,要集众人之力方能如法完成,何况是没有梵本为根据的会集?其取舍缀集的复杂性又高过何止千万?想来乃至诸方贤哲齐聚一堂,亦难有统一的见解。何况“抄前著后,前后著中”等倒置经文的行为,正是佛陀所明禁的(见《佛说佛名经》卷二十四)!既吃力不讨好,又有违犯佛陀所教的过失,则会集的事不可行,至此十分明白矣!
    此外,[U]如本经的另外两种异译本《大阿弥陀经》及《清净平等觉经》,亦都于流通分中明明白白地提到:“我持是经以累汝曹,汝曹当坚持之,无得为妄增减是经法!”[/U]如今会本以一已对净土法门的见解,抄此删彼,裁接文字,不正是“为妄增减经法”?原来佛陀世尊,早已预知未来之世,必会发生抄截经文、妄曾减经法的事,因而于经中即预先明白地如此告诫我等。今日的净宗修行者,于此实在不可不加以重视而明辨之。

    会集违于教相  惑于行法

    更有甚者,现今夏莲居的汇集本又改动四十八愿为二十四,不仅与众所周知的传统认识完全相违,而且也与疆良耶舍所译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的说法不相一致(“观经”在“中品下生”一段中讲:法藏比丘四十八愿......),从而造成了净土经典相互之间的矛盾(这不正是考虑不周与个人师心自裁所造成的结果吗?),违于教相。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另外,在康本四十八愿中,专谈众生往生条件的,为十八、十九、二十等三愿,即“摄生三愿”,其中第十八愿以“信心”为主,愿、行为辅;十九愿以“愿心”为主,信、行为辅;二十愿以“念佛行”为主,信、愿为辅。就这样,信、愿、行三者分别严整地配之于三愿之中,这正是古德一向所倡导的净土三资粮。由此可见康译本译文的精当巧妙以及对佛义圆满清楚的表现。而夏氏会集本中的“三愿”,各依五种译本交错汇集,结果则使这些优点荡然无存。会集者对净土法门理解不深,对经文中所蕴含的深刻义理理解不清晰,由此可见也。依此对净土法门的理解程度,而欲行会集之难事,这正如印光大师所说的:“学识不及龙舒,其自任过于龙舒”也。
    最为严重的是,会集者由于自己对经文教相的任意裁接,一不小心就会改变原译所说的众生“往生条件”的标准,而这恰恰是修持净土法门最为重要的事,我们尤其不可忽视。比如康本第十九愿,即法贤本第十三愿、支谦本第七愿、夏氏会集本第十一愿;法贤本有“念吾名号,发至诚心,坚固不退”一句,支谦本有“奉行六波罗蜜”的字句,但是遍观五种译本,都没有在此愿中要求修行者必须“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的,而夏氏会集本却截抄法贤本的“坚固不退”四字,著于支谦本的“奉行六波罗蜜”后,结果使本来要求修行者于“持名及至诚心”上坚固不退的,变成了必须于“奉行六波罗蜜”上坚固不退,这里的差异,何止千万!
    拥护会集本的人一向宣称,夏氏会集本都是依照经文会集的,我们姑且不论这种说是否属实(事实上,经过一一比对,会集本处处可见自行杜撰的地方),然而移花接木的结果,即使都是佛语不改一字,也将产生违背经义的结果,这是很明显的。我们都知道,净土法门深广难测,尤其是往生条件的确立,更关系到一切众生的得生与否,凡夫实在不可以任意增减。试问:五浊恶世的凡夫,能行六度波罗蜜而且坚固不退的人能有几多?虽然支谦本中也曾提及奉行六波罗蜜,但是观其前后文,绝无要求修行者“必须”坚固不退之意。菩萨发心学习六渡罗蜜,固然是修行成佛的通途,但是若说必须到了“坚固不退”的地步才能往生,则岂是一般的初学菩萨所能做到的?这必须是八地菩萨才能做到。然而,如果真的是八地菩萨了,则已经能够随意自在往生了,还何须此愿摄受?这样一来,第十九愿岂不是需设了?更何况,五种原译本中,根本都没有这样的说法可见。如此会集,不但有违五种原译的教相,同时,与净土宗的行法,也产生的很大的混淆。由此我们可以确见,会集的做法涉及教相、教理和教行甚广,无论何人来从事,都不恰当,都无法真正做到圆满无过。


-----------《鹿苑之音》第三期 2001年12月  总第21期  靖宗准字2000第001号






[此贴子已经被顽愚于2003-11-3 16:44:14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顽愚于2003-11-3 16:49:02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最新文章


主页【电子禅国际】 论坛【电子禅论坛】 最新【电子禅最新】 赞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