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禅国际__您我的精神家园
发新话题

一点感悟:浊水与荷花

识得水是水,花是花,说明证到了不为色相而迷的结果,但这仅是一个理论上,也就是通过思索得到的结果,而并非真正修行的结果,否则那会见花而生赞叹?
虽然色相非本质,然终究各有千秋,地狱天堂虽可由心而定,然则毕竟仍有天地之别。否则,我们修行的追求与向往又有何意义?
佛教导我们不为色相所迷,恐怕不是要我们证到是非不分,好坏不辩,遇事麻木,混混沌沌,迷迷糊糊,为达忘我,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的境地吧,否则怎能是智者?
色相之迷对修行者的为害在于干扰其修行,使其难以静心、难以精进、且可能走入歧路,所以看破色相是一种辩证的智慧者的体现,并非要人成为木头。所以,愚见在此反对上面有些师兄的言论,虽然佛学深奥,但学者不能因其深奥,故而弄玄,愚以为,如果证到一定层次,必然能以简洁明了的言词加以表达,除非到了那种大师级,非人智加以理解的程度,而在此发帖的师兄们显然不具有这样的水平,所以不宜采用道可道非常道的手段。
呵呵,难道兰海师兄时刻被挂在树上了么?
如果心中无相,拿什么求证?未达妙觉,有几人敢说心中无相,既然无相,哪来极乐?既然无相,哪里又有佛了?善立相而又能善破相,无疑是高明中的高明。所以,我等时刻心中当有明相!
客观现实是否存在我心,在于我的修行,然则客观现实之相,因我心中证得其无相,难道其真的无相了么?
所以,在此,让我回答慈玉师兄的问题:

    修行者当求无相,即了解现象背后的真理,达到透过现角看本质,不为其表面所惑,证得无相,意味着你的认识提高了,在明白现实背后的真理的同时,归结出了另一个结论。这新结论的出现并没有消灭原有的客观事实,也即所谓相。因此,分别心与好坏的区别心仍然存在于我们心中,但是由于我们有了新结论或者说新的眼光,所以在证得无相后看问题自然高人一筹,不会再拿分别心来就事论事了。但事物的好坏高下依然在我们心中。所以,修行过程是一个从头到尾建立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边破边立的过程,具体一点说,学佛就是建立一个金字塔知识的过程,每上一层,必有坚实的基础,当我们修到顶点时,所以过往所求所证,一切有相与无相均存在于我们心中,但此是,在我们的显意识之中,却只有顶点。所谓一切归一,一即一切,就是如此。

TOP

呵呵,谢谢兰海师兄这么快的回帖,您的引证,刚好佐证了我的观点。所以我们学佛之人,所学过程正是边立边破,心中总有所立,总有所相。
只立不破,乃是常人,边立边破,便是我等,不立不破,乃是正觉,乃是佛。

TOP

前面本人发言中有一句“修行过程是一个从头到尾建立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边破边立的过程”,此句易引起误解,破并不意味着客观中的无,只应作看透解。 曾读黄易小说<破碎虚空>,其中一个故事较之‘看山水’的比喻我认为要生动得多。该故事可名为养牛: 为达到忘牛(即无相)的程度,肯定一开始不能忘牛,否则牛饿死了,呵呵! 因此,应该每天挂念于心,无时无刻不为牛挂记,打草、喂养、整洁、洗护,无一不做得一丝不苟,如此,牛乃日渐体壮膘肥,操劳者挂念之日亦当日渐减少,终有一日一切成为自然,行之于身却无行于心,达到无忧无虑,乃至忘牛的地步。 所以忘牛而非无牛,而非不再养牛。 有师兄说,到了某程度,什么分别心完无了,难道真是‘无’了?本人认为只是在那种境界‘分别心’之于心境没有意义而已。 所以,学佛不应追求‘不可知论’,为达其无,必需证其有,再证其因,而不是为达无,而以回避的方法,在心中抹去其相,以混混沌沌、迷迷糊糊的方式达到所谓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呵呵,要是那样,岂不十分滑稽么?

TOP

发新话题
最新文章


主页【电子禅国际】 论坛【电子禅论坛】 最新【电子禅最新】 赞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