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禅国际__您我的精神家园
 26 123
发新话题

佛教改革倡议书[原创]

佛教改革倡议书[原创]

佛教改革倡议书

佛教自佛祖传法以来,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有说二千五百多年),其发展渊源的确久远,但观此二千多年人类的发展史,论变迁之巨,恐怕二千年变化不及现代百年变化。再看佛教传承的变化,其形式自唐至今似乎并没有特别的变化。戒律、寺庙、山门、僧众乃到修行的方式,一般严承往代传统(当然,在形式上、内容上的变化发展与充实历来自然是少不了的,在此仅相对而言)。到今天,佛教体系的运作方式虽然受现代社会的影响很大,但传统的内在的东西变化不大,而且这也是作为佛教自身所需要的,就一种传统文化形式而言,也应该如此。但今天佛教界面临的问题是,传统与现势是否相适应,是否惬合,即传统佛教推广与发展方式是否适应现代社会。这类问题当然不仅是我这样一个普通人所有,其实佛教界大德早有所思索。但身在佛门,欲提有违佛门经论之事,就我所知,佛门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人。

为何我要在此提‘佛教改革’呢?第一,本人身不在佛门,只存在冒犯的问题,而不存在违背的问题;第二,佛教系统的运作,特别是佛教的普法方式与现代社会差距太大,难以被社会普遍承认,也即难以真正融入主流社会;第三,‘诸法无常’,世事变迁,佛教从其形式而言,理应有所变化,不宜拘泥于旧形式;第四,精炼佛法,弘扬佛教精髓,造福大众。
首先让我们分析问题之所在。

1.        问题之一:佛子形象,立为社会的另类
首先在表面形式上至少是如此,为何?出家剃度一事,为僧者需剃光头穿僧衣,这一点立即将僧人与社会大众鲜明地区分开了,当然谁都明白这是佛门的传统,但这种传统在现代社会所造成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出家人,世俗人不把你当普通人看待,而出家人自己要证到对世俗眼光视若无物,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况且,为僧者的这种特别外貌打扮于无形之中拉开了与世俗人间的距离,与世人之间要做到流畅无碍的交流,何其之难,自不用说。所以仅从外貌打扮上,佛门立即被划入社会的另类了。

2.        问题之二:佛门自立院落,远离尘嚣,被动作为
有人也许认为当今信息社会,寺庙、山门里的僧众于天下事也是无所不知。显然这是事实,只要连上网,哪有什么不知道的事?但问题是,僧众在为谁弘法?济渡何人?也许又有人说,现在旅游业如此发达,哪个山门不是人山人海。但弘法为何一定要立起山门,只待有缘人来?现代城市人心态完全掩没在物欲之中,闲时光顾一番山门,哪能那么容易就明白佛门的作为?所以佛门被世人所误解乃至歪曲,完全是佛门被动作为,远离尘嚣的原因。

3.        问题之三:佛门不深求世间学问
也许有人说,这句话太过武断,但事实上,佛门僧人虽然对当今科学知识了解很多,但很少听到有人专门会去钻研它们(有谁能举证,哪位僧人拿到了物理学博士?),其实就连佛学佛教本身作为一门学问努力钻研的人也为数不多。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佛门人才一般文化水平不高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很有看不起世间学问的背景。崇尚佛法的同时,视世间学问为一般机巧或机辩之道。其实,佛祖倡导大乘佛法,要求为僧者精通世间学问,方能做到‘行为世范、学为人师’,为世人所敬仰而走上大乘修行的道路。不通世间学问,在当今社会自然就少了很多与高层知识分子交流的机会(要知道这个社会发展的真正主导者,高级知识分子是重要的角色),而更负面的影响则是被世人看成是避世者,避世者与消极处世者自然不会受世人的关注与热爱了。

4.        问题之四:佛门藏垢纳污,而不力求剔除
其实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佛门在中国向来与迷信并论,虽然当今有不少大师弘法,力陈佛学非迷信(但世人听到者太少),但山门与庙宇中的作为却让世人不得不沿袭一贯的看法。烧香、许愿成了人们入山门的一项不可缺少的行为,而庙宇由此收到的香火费相当可观。这一点看来没有任何可以厚非的,但问题出在,有相当多的地方借此机会为游客解签算卦,并为此收取高额的费用。更有甚者,不约束僧人,令其到处化缘,由此让世俗庸人混杂其间,极大地损害僧人形象。而由于僧人文化素质不高、良莠不齐,造成各种不良影响者也时有发生,佛门于这种损害所做的严正反应世人却少有耳闻。

其实问题之深,并不限于以上几个方面,而是限于本人对佛门佛学的了解。对于以上问题其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显然的。既然存在,那么我们就应提出改革。如何改革,以使当今佛教发展适应社会朝流,本人斗胆,在此提出以下几点:

1.        只立法度,废除剃度
从改变僧人的外貌开始,出家不再剃发,不再穿僧衣,使出家人在外形上与世人完全一致。这样,首先在形式上,将佛子大众与世人融合在一起。其次,只设僧学院,严格控制长住僧众,即减少那些长期居住在寺庙里的僧众。只有具备相当水平者,方取得此权限(比如设立考核制度,如仿效唐时制度)。由此一方面可以防止山门成为避世所,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僧人无作为,更可以极大地提高僧众素质。

2.        精简佛学,创立佛门实证心理学
佛理的基本理论包括因果、轮回、极乐等,然对于初学者,特别是世人都是没有办法或很难证得的理论,且很容易与迷信相关联。为此,有必要对一般世人有一定程度的回避与保留,即回避宗教的神秘色彩,而以戒、定、慧为主,建立起一整套适合现代人心理发展的理论(类似于印度奥修的方法,但要比其完善,应该是一门真正的且特别的心理学),而对于修行有素者再令其探讨轮回等问题。心理学是近年来的一门热门学科,对于现代人有极大的实用价值。佛理在心理学方面的成就非一般世间心理学可比,因为其有一整套严格的理论与实践方法。所以这样宝贵的东西,如仅限于佛门规律而远离尘世不仅是非常遗憾,而且也是非常不应该的。佛法本来旨在解脱众生,并不一定非要限于往生极乐。

3.        改革僧学院教育制度
僧学院应该面向社会招生,且应该纳入到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之中,一方面可以由此改良生源,另一方面,使其真正成为社会的一部分,而不以另类自立。
另外,以心理学教育为主导,建立佛门心理学培训与实践基地,由此使社会了解佛学,也使佛门走向社会,从而也可以解决佛门供养问题。

4.        针对佛门形象弊病,建立完善的戒律体系
事实上佛门有自身非常完备的戒律体系,但为了避免引起世人对佛门佛法的误解,应有针对性地建立起一套戒律,也即规章制度,并将其借助国家媒体公布于众。比如,明文规定,所有僧众自食其力,不得化缘。这样的条文如通过电视广播出去,估计那些冒充和尚尼姑讨钱的安徽、河南人只好改行了吧。对于哪些乱收费,乱搞迷信等方面如均能有所制止,何患佛门形象不能光大?
我在此的提法仅是一孔之见,且属一时想法,并非深思远虑,所以只能希望由此抛砖引玉,得到各位师兄的注意。如由此而能得到弘扬佛法的目的,则我愿满足了。
印禅师兄有大志向,不过有历代都高僧大德出现,若都另立形象,则“此地若动,十方不安”。
师兄之言,正是大象所希望做的,不过我们不是要改革佛门(我们没有哪个资格和能力),而是甘愿在佛门口为佛守护帮助接引弘佛善法,希望我们能做的更好。
南无阿弥陀佛,^_^

TOP

大象师兄的观点真让我失望,如果动则搬出‘历代都高僧大德’,一切唯往代大德是瞻,哪用我在此胡说八道。所谓众生平等,依法不依人,能力自然各有差别,但资格只要是亲近佛门者哪个不具?
时势不同,自然方法不同,况且我所主张主要是表相与形式的问题,并非篡改佛学佛理,如果人人执于历史,甘于个人的本份事,当今社会佛门何以光大?如此作为,岂不正是一种宿命观点?与佛门的积极进取恐怕相差万里了,最多只是个人的事务,哪及整个佛门兴衰?看佛祖当时还是偏爱大乘,为何今天的佛门人物却少有胸襟开阔,眼光高远,为佛门兴衰入世不停奔波者?

TOP

呵呵,印禅师兄见笑了。大象自观自己,慈悲智慧与现在佛门大德(比如台湾的星云法师,美国的宣化上人,新加坡的净空法师等等)相比难比其项背。犹如河伯之与大洋,萤火虫之于月亮。以我个人之智慧,以我个人之德行,莫说要改革佛教,能做好一个宣传员搬运工就很不错了。
虽然印禅师兄在德国,但好象来自大陆,对世界佛教了解不多。师兄为让佛法弘扬而发的慈悲大愿我很理解并赞叹(我也正在努力做这方面的工作),但师兄所提四个改革建议确实不敢苟同。南无阿弥陀佛,^_^
————————————————————————
秋 水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 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 ,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 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 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河伯曰:"世之议者皆曰:'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是信情乎 ?"北海若曰:"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郛,大之殷也:故异便。此势之有也。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 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动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 ,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为在从众,不贱佞谄;世之爵禄不足以为劝,戮耻不足以为辱;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 。闻曰:'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己。'约分之至也。"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至而倪贵贱?恶至而倪小大?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 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 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 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 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昔者尧、 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由此观之, 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梁丽可以冲城而 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故曰:盖师是而无非,师 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默默乎河伯,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河伯曰:"然则我何为乎?何不为乎?吾辞受趣舍,吾终奈何?"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无拘而志,与道大蹇 。何少何多,是谓谢施;无一而行,与道参差。严乎若国之有君,其无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无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其 无所畛域。兼怀万物,其孰承翼?是谓无方。万物一齐,孰短孰长? 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 ,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

  河伯曰:"然则何贵于道邪?"北海若曰:"知道者必达于理,达 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 '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踯躅而屈伸,反要而语极"曰: "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TOP

呵呵,本人正是有所谓痴心妄想,的确自己这点微未学识哪能与大德比,即便往来于此间的各位师兄恐怕个个要比我高明。但事有可为与不可为之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属不智,但只要目标端正,即可无愧于心。
试想佛与普通人的差距何止千万倍,如以此类比,成佛之事对普通人来说何止于河伯之见汪洋?为何佛子仍然鼓励世人修行成佛?
再试想,如果整个佛门不要说人人有思改革进取心,只要有多数人具此心,虽说大众均是普通人,但真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何事不能成功?但如人人如大象师兄,抱定陈见,只想照顾好自己的小圈子,虽则脚踏实地,但于光大佛门的大事就差远了。
任何事从不可能到可能,只要是好的方向,我们应该努力去做,而不应该一开始就找借口加以否定。
非常赞赏大象师兄精通古训,但本人认为学习古人精华的同时,更应该针对当代社会的具体问题,而不要一味只见古人,不见来者。古人的事业,还得要后来者光大,而且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后来者必然居上!

TOP

行得海底深
才可立高山




待师兄成为华严座主或禅宗祖师后再来说此话不迟。

[此贴子已经被兰海于2005-1-1 9:57:43编辑过]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兰海师兄的观点是将光大佛门的责任推向个人么?或以为这种事只应是祖师做的么?由此推之,一国之强盛是国家元首个人的事么?
请问师兄,祖师是谁立的?国家元首是谁选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佛门兴亡,难道是祖师负责?

TOP

佛只是发现真理

佛教只是通过佛告知的方法找到真理

在还没有找到真理之前,在此高谈,还不如以个人的修行,真切实干的影响身边的亲朋好友,让他们也感应到修行人人格的力量来得实际点。

佛法的因缘自有佛菩萨在安排。当没有力量与佛菩萨沟通时,佛菩萨也不会将如此重大的事件交付,所以一般修行人是看不到这些事件的发展进程的。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兰海师兄的观点我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反驳,好象您是对的。
按兰海师兄的观点,我想大概是佛祖安排我到这里高谈吧,唉!真不知什么事是佛祖安排的,什么事不是佛祖安排的?兰海师兄可否清楚?什么样的力量才能与佛菩萨沟通?一片向佛心不够么?如果只有大德能沟通,千万佛子谁是他们的指路人?
我想说明一点的是,希望各位师兄能针对我所提出的所谓倡议中的观点加以批判分析,而不要只抓住提出这些观点的本人,评判其是否有资格做这件事,所谓依法不依人,难道各位师兄时时念念于怀发话者的身份么?况且即便我提出,难道将来一定是我领头做么?如有师兄如此推想岂不令人觉得滑稽么?为何如此着于皮相?或如此执于权威?
世事百态,佛门弟子也各有千秋,取向也各不相同,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发心无误,表相如何有什么关系?我在此浮躁,在此大谈乃至空谈,所为何也?难道各位师兄只见印禅不见其心么?只见其心,不见其所论之事么?见其事而不以为然么?
如以为然,各位师兄则作何想?何作为?等待佛祖安排么?一切由佛祖安排,要你佛子心何用?

再接兰海师兄的话‘佛教只是通过佛告知的方法找到真理’,不知兰海师兄所找真理是为个人还是为他人,如为他人,佛祖岂不早已找到?如为个人,师兄是否见得自私?

TOP

我同意~!我对现在的寺院也很失望了,看我转载的那篇文章<佛的泪>就可以知道,我归依不久,本以为寺院是清净之地,谁知却是某些人指神发财的地方~!!!他们建寺院,表面看是宏扬佛法,其实是利用菩萨中饱私囊~!这样的道场反而成了他们名正言顺发财的地方~!是领有执照的抢劫者~!!!!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寺院成了这样~!!!不是去修行而是去敛财的~!!!今天的佛门之地,存在很多问题~!!!末法时代就是这样,令多少人伤心失望!!!难道就这样看着佛法被人歪曲和践踏吗???怎样挽救佛法,宏扬正法,是我们每个佛门弟子应该考虑的,如果大家都能团结一心,......算了..我好失望,我看难上加难~!以后会更疯狂.为什么我们处在了末法时代啊!南无阿弥陀佛~!佛啊,你在哪里?为什么不惩治那些罪恶的人?
念佛扫尘埃 心花片片开 乌云消散尽 明月照云台

TOP

 26 123
发新话题
最新文章


主页【电子禅国际】 论坛【电子禅论坛】 最新【电子禅最新】 赞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