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禅国际__您我的精神家园
发新话题

[电子禅堂]六祖坛经讲话---第一 行由品

[电子禅堂]六祖坛经讲话---第一 行由品

      
   
第一 行由品


 
时*1大师*2至宝林*3,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4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5!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6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7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8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

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9,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10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能,不离自性,即是福田*11。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着槽厂去!』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12差惠能破柴踏碓,经八月余。

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13,令人不觉。』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能,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14,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15上座*16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17卢珍画『楞伽经变相*18』及『五祖血脉图*19』流传供养。

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着,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能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20;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惠能曰:『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

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惠能曰:『惠能不识字,请上人*21为读。』时有江州别驾*22,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惠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惠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23?』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祖复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惠能启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24则止,遇会*25则藏。』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廋岭。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慥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

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坐盘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惠能曰:『逢袁*26则止,遇蒙*27则居。』明礼辞。

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

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时有风吹旛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旛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见惠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盘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28,作五逆罪*29,及一阐提*30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31,凡夫*32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惠能剃发,愿事为师。惠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33。

惠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34无别。

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


注释


 
*1时:

同于佛经上的「一时」,指的是时间,但没有明确的年月日。依法海旧序推定为唐高宗仪凤二年龄(六七七)春天。

*2大师:

大师的称谓,是源于佛的十种尊号中的「天人师」,通于凡圣,是指德学堪做众生楷模的人。这里是指六祖惠能。

*3宝林:

即宝林寺,位于广东省韶州府曲江县南六十里的南华山。梁天监元年智药三藏创建,三年落成。

*4大梵寺:

位于广东韶州府曲江县的河西。

*5善知识:

能够引导众生离恶修善,入于佛道的人,都可称为善知识。这里指听讲者的代称。

*6新州:

今广东省新兴县。

*7东禅寺:

位于湖北黄梅县西南,又称莲华寺。为禅宗五祖弘忍的道场,也就是五祖传授衣钵给六祖惠能的地方。

*8忍大师:

即五祖弘忍,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仁寿元年(六○一),示寂于成亨五年(六七四)。五祖于黄梅县的东山营建东禅寺,大弘禅法,因此时人又称弘忍为「黄梅」。

*9獦獠:

隋唐时指岭南以打猎为生的少数未开化蛮族,这里是指北方人鄙视南方人的称呼。

*10和尚:

指德高望重的出家人。又作和上。是弟子对师父的尊称。

*11福田:

田有生长的意思。谓供养三宝、父母、师长或贫病者,能使我人积聚福德,犹如在田中种植谷物,必有收获,所以称为福田。

*12行者:

泛指一般佛道的修行者,又称行人、修行人。如:修念佛法门的人,称「念佛行者」;密教中,诵持真言、修供养法等真言门的修行者,称为真言行者;专持《法华经》的行者,称法华行者。禅林中,行者是指未出家而住于寺内帮忙杂务的人,其中,有剃发出家,也有尚未剃发而携家带眷的人。

*13堂前:

佛殿称做佛堂,参禅的地方称做禅堂,说法的地方称为法堂。这里的「堂前」,指的是五祖弘忍大师上堂普说的法堂前。

*14衣法:

衣指出家人披搭的袈裟,法指佛陀一脉相传的正法。内传正法以印证如来佛心,外传衣以表征师承的真实不妄。

*15神秀:

俗姓李,洛阳尉氏人,生于隋末,少时博览经史,聪敏多闻。依五祖弘忍出家。五祖入灭后,师迁江陵当阳山传法,僧俗靡然归其德风,道誉大扬。久视元年(七○○)受武则天的诏见,敕封他为长安、洛阳两京的法主,尊为武则天、中宗、睿宗三帝的亲教师。神龙二年(七○六)示寂,谥号「大通禅师」。师阐扬禅旨,力主渐悟之说,南宗惠能大师则主顿悟,所以禅史上有「南顿北渐」之称。

*16上座:

又称长老、首座、尚座、住位等。指法腊高居上位的僧尼。依《异门足论》载,上座有三等:生年上座,年既高,具戒又久;世俗上座,智富、族胜、财大等;法性上座,阿罗汉证法性理,为大众所推举。

*17供奉:

官名。唐朝时,凡擅长文学、美术或其它技艺的人,得延聘于宫廷内,给事左右,封为「供奉」。

*18变相:

将佛陀说法的地点、人物、经义等,以图画的形式绘制而成,称为「变相」或「经变」。

*19五祖血脉图:

血脉图,指传法的世系图。这里指将初祖达摩至五祖弘忍的嫡传世系谱绘成图像。

*20恶道:

随顺恶行而趣向恶途。依佛经所说有三恶道,即地狱、饿鬼、畜生。

*21上人:

智德兼备,可为大众师范的高僧。依《释氏要览》卷上说,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众人之上者为上人。又一般对出家人也尊称为「上人」。这里的上人,是指那引领惠能大师到神秀偈前的童子。

*22别驾:

官名,又称别驾从事史,为州刺史的佐史;刺史出巡时,另乘传车随行,故名别驾。

*23肉身菩萨:

以父母所生的身躯而能达到菩萨位者。《坛经》大师事略说,刘宋求那跋陀罗三藏悬记六祖为肉身菩。

*24怀:

即怀集,县名。属广西苍梧道。

*25会:

即四会,县名。属广东粤海道。

*26袁:

即江西袁州。今属江西宜春县。

*27蒙:

即蒙山。位于江西境内。

*28四重禁:

指淫戒、杀戒、盗戒、大妄语戒。此四戒称为四重禁,为极重罪。

*29五逆罪:

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此五种逆恶之罪过,称为五逆罪。

*30一阐提:

又作不信正法者。不信诸佛所说教戒,断灭一切善根的人。

*31蕴之与界:

蕴指五蕴:色、受、想、行、识。界,指十八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和合而成。蕴之与界,即是指五蕴和十八界。

*32凡夫:

又作异生。迷惑事理,流转生死、住不正道的人,称为凡夫。

*33东山法门:

指五祖弘忍所传授的禅法。因五祖所住的黄梅山位于湖北黄梅县东,故称东山。

*34圣人:

指证得无漏智者,如佛、菩萨、四果圣贤,或对高僧大德的尊称。也就是智能卓越、人格完善、能力最高强的人。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注释


唐高宗仪凤二年春天,六祖大师从广州法性寺来到曹溪南华山宝林寺,韶州刺史韦璩和他的部属入山礼请六祖到城里的大梵寺讲堂,为大众广开佛法因缘,演说法要。六祖登坛升座时,闻法的人有韦刺史和他的部属三十多人,以及当时学术界的领袖、学者等三十多人,暨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向六祖大师礼座,希望听闻佛法要义。

六祖对大众说:「善知识!每个人的菩提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只要用此清净的菩提心,当下就能了悟成佛。善知识!先且听我惠能求法、得法的行由与经历事略:

我的父亲原本设籍范阳,后来被降职流放到岭南,于是作了新州的百姓。我这一生很不幸,父亲早逝,遗下年老的母亲和我相依为命。后来迁移到南海,每天只靠卖柴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困苦。

有一天,有位顾客买柴,嘱咐我把柴送到客店去。客人把柴收下后,我得了钱退出门外时,看见一位客人正在读诵佛经。我一听那位客人所诵的经文,心里顿时豁然开悟,于是问那位客人说:『请问您诵念的是甚么经?』

客人答说:『《金刚经》。』

我再问他:『您从那里来?如何得以持诵这部经典?』

客人答说:『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那是弘忍大师住持教化的道场,跟随他参学的门人有一千余人。我就是去东禅寺礼拜五祖,而听受此经的。大师经常劝出家、在家二众说,只要持诵《金刚经》,自然就能够见到自心本性,当下就能了悟成佛。』

我听了客人的这一番话,也想去参拜五祖。由于过去结下的善缘,承蒙一位客人给我十两银子,教我备足母亲的生活所需,然后就到黄梅县参拜五祖。我将母亲安顿好了以后,辞别母亲,不到三十多天,就到黄梅礼拜五祖。

五祖见了我就问:『你是甚么地方的人?来这里想要求些甚么?』

我回答说:『弟子是岭南新州的百姓,远道而来礼拜大师,只求作佛,不求别的。』

五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如何能作佛呢?』

我说:『人虽有南北的分别,佛性根本没有南北的分别!獦獠身与和尚身虽然不同,但是本自具有的佛性又有甚么差别呢?』

五祖还想和我多谈些话,但看见徒众随侍在左右,于是命令我跟随大众去作务。我问:『惠能禀白和尚!弟子自心常常涌现智能,不离自性,这就是福田。不知和尚还要教我作些甚什么事务?』

五祖说:『你这獦獠根性太利,不必再多说,到槽厂作务去吧!』

我退出后,来到后院,有一位行者叫我劈柴、舂米,就这样工作了八个多月的时间。

有一天,五祖到后院来,看到我就说:『我想你的见解可用,只是恐怕有恶人对你不利,所以不和你多说。你知道吗?』

我回答说:『弟子也知道师父的心意,所以一直不敢走到法堂前来,以免引人生疑。』

有一天,五祖召集所有的门下弟子,『我向你们说:世间的众生在生死苦海里沉沦,如何解脱生死,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件大事。你们整天只知道修福,不知道要求出离生死苦海。自己的真心本性如果迷而不觉,只是修福,又如何能得度呢?你们各自回去观照自己的智能,看取自己本心的般若自性,然后各作一首偈颂来给我看,如果能悟得佛法大意,我就传付衣法给你,作为第六代祖师。大家赶快去!不得延迟停滞!佛法一经思量就不中用!如果是觉悟自性的人,一言之下自能得见。这样的人,即使在挥刀作战的紧急关头,也能于言下立见自性。』

大众听了五祖的吩咐后退下,彼此互相商量说:『其实我们大家也不必去澄静思虑,费尽心力地作偈子,因为即使呈了偈子给和尚看,又有甚么用呢?神秀上座现在是我们的教授师,不用说,一定是他中选。如果我们轻率冒昧地去作偈子,那只是枉费心力罢了。』众人听到这些话以后,全都止息了作偈子的念头,大家都说:『我们以后就依止神秀上座好了,何必多此一举去作偈子呢?』

神秀也暗自在想:『他们都不呈偈的原因,是因为我是他们的教授师,所以我必须作偈呈送给和尚看;如果我不呈偈,和尚如何能知晓我心中见解的深浅呢?我呈偈的用意,如果是为了追求佛法,那就是善的;如果是为了觅求祖位,那就是一种恶行,这和一般处心积虑地贪图圣位的凡夫心又有甚么不同呢?如果我不呈偈请和尚印证,终究不能得法。这件事实在是教人为难!教人为难啊!』

在五祖法堂前,有三间走廊,原本准备延请供奉卢珍居士来绘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以便后世有所流传,有所供养。

神秀作好了偈颂以后,曾经数度想呈送给五祖,但走到法堂前,总是心中恍惚,汗流全身,想要呈上去,却又犹豫不决。就这样前后经过了四天,共有十三次未得呈偈。神秀于是想到:『不如把偈颂写在法堂前的走廊下,由和尚自行看到,如果和尚看了以后说好,我就出来礼拜,说是我神秀作的;如果说不好,那就只能怪自己枉来山中数年,空受众人恭敬礼拜,还修甚么道呢?』

于是,就在当天夜里三更时分,神秀不使人知,悄悄地走出房门,自己掌灯,把偈颂写在南廊的墙壁上,以表露他心中的见解。偈颂说:
身体是菩提树,心灵如明镜台,

时时勤加拂拭,勿使惹着尘埃。

神秀写好偈颂以后,便回到自己的寮房,全寺大众都不知道这件事。神秀又想:『明天五祖看见这首偈语,如果欢喜,就是我与佛法有缘;如果说不好,自然是我自己心里迷误,宿昔业障太过深重,所以不该得法。五祖的圣意实在是难以揣测啊!』神秀在房中左思右想,坐卧不安,一直到五更时分。

其实,五祖早已知道神秀还未入门,不曾得见自性。天明后,五祖请卢供奉来,准备去南边走廊墙上绘画图相。这时忽然看到神秀那首偈颂,于是对卢供奉说:『供奉!不用画了,劳驾你远道而来。经上说:凡所有相,都是虚妄的。所以只留下这首偈颂,让大众诵念受持。如果能够依照这首偈颂修行,可免堕入三恶道;依照这首偈颂修行,也能获得很大的利益。』于是告诉弟子们应当对偈焚香恭敬礼拜,大家都诵持这首偈颂,就可以见到自性。弟子们读诵此偈后,都赞叹说:『很好!』

夜半三更,五祖把神秀叫进法堂,问道:『那首偈颂是你写的吗?』

神秀答道:『确实是弟子所作,弟子不敢妄求得祖位,只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是否有一点智能?』

五祖说:『你作的这首偈子还没有见到自性,只是门外汉一个,未曾进门入室。这样的见解,要想用它来觅求无上菩提,终究不可得。无上菩提必须言下就能认识自己的本心,见到自己的本性是不生不灭的。在一切时中,念念都能见到自己的真心本性,一切万法无滞无碍;只要能认识真如自性,自然一切法皆真,一切的境界自亦如如不动而无生无灭。这如如不动的心,就是离绝人我、法我二执而显现的真实性。若是这样见得,即是无上菩的自性了。你暂且回去思惟一两天,再作一偈送来给我看,如果你的偈能入得门来,我就把衣法传付给你。』神秀行礼退出。

又经过几天,神秀仍然作不成偈,心中恍惚,神思不安,好象在梦中,行走坐卧都闷闷不乐。

又过了两天,有一童子从碓坊经过,口中诵念着神秀的偈,我一听就知道这首偈还没有见到自性。虽然我不曾蒙受教导,但是早已识得佛法大意,就问童子说:『你诵的是甚么偈呢?』

童子说:『你这獦獠不晓得,五祖大师说,人生最重要的事是生死;大师要传付衣钵佛法,所以命门人作偈来看,如果悟得大意,就传付衣法,让他作第六代祖师。神秀上座在南边走廊的墙壁上写了这首无相偈,大师教众人都诵念,说依这首偈去修持,可得大利益。』

我说:『上人!我在这里舂米已经八个多月了,不曾走到法堂前,请上人也能引导我到偈颂前去礼拜。』

童子引我到偈颂前礼拜,我说:『惠能不认识字,请上人替我读通一遍。』这时有位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朗诵。我听了以后,对张别驾说:『我也有一首偈,希望别驾代为书写。』

张别驾说:『你也会作偈,这倒是稀奇!』

我对张别驾说:『要学无上正觉,不可轻视初学。下下等的人也会有上上等的智能;上上等的人也会有没心智的时候。如果随便轻视人,就会有无量无边的罪过。』

张别驾说:『你就把偈语念诵出来吧!我为你写上,将来如果你得法,务必先来度我,请不要忘了我的话。』

我的偈颂是这样说的:

菩提本来没有树,明镜本亦不是台,

自性原无一物相,何处惹着尘埃来?

这首偈写就以后,五祖的门下弟子无不赞叹惊讶,相互议论说:『真是奇怪啊!实在不能单凭相貌来看人哩!为何才没多久的时间,他竟然成就了肉身菩萨?』

五祖看到大家这样大惊小怪,恐怕有人对我不利,于是就用鞋子擦掉了这首偈语,说:『也是没有见性!』大家以为真是这样。

第二天,五祖悄悄地来到碓坊,看见我腰上绑着石头正在舂米,说:『求道的人为了正法而忘却身躯,正是应当这样!』

于是问我说:『米熟了没有?』

我回答:『早就熟了!只是欠人筛过。』

五祖于是用锡杖在碓上敲了三下而后离开。我当下已领会五祖的意思,于是在入夜三更时分,进入五祖的丈室。五祖用袈裟遮围,不使别人看到,然后亲自为我讲说《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我就在这一句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的真理。于是我向五祖启陈说:『原来自性本来就是如此清净的呀!原来自性本来就是没有生灭的呀!原来自性本来就是圆满具足的呀!原来自性本来就是没有动摇的呀!原来自性本来就能生出万法的呀!』

五祖听了,知道我已悟得自性,便对我说:『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心,即使多闻佛法也没有益处。如果能认识自己的本来心,见到自己的本来自性,即可称为调御丈夫、天人师、佛。』

我在三更时分受法,所有的寺众都不知道,五祖就把顿教心法及衣钵传授给我,并且嘱咐我说:『你已经是第六代祖师了,要好好地自行护念,广度众生,将此心法流传到后世,不要使它断绝!』听我说偈:

『众生田中下佛种,因地成熟佛果生;

 无情亦是无佛种,无佛种性无佛生。』

五祖又说:『过去达摩祖师来中国,传法师承为世人所未信,所以要传这个衣钵作为凭证,代代相传。其实佛法则在以心传心,都是要使人自己开悟,自己得解。自古以来,诸佛只是传授自性本体,诸师只是密付自性本心。衣钵是争夺的祸端,止于你身,不可再传!如果继续再传衣钵,必将危及生命。你必须赶快离开这里,恐怕有人要伤害你。』

我听了后,问五祖说:『我应该向甚什么地方去弘法度众呢?』

五祖说:『你到广西怀集的地方就可停留,到广东四会的地方则隐藏。』

我在三更时分领得衣钵后,对五祖说:『我原是南方人,向来不熟悉这里的山路,如何才能走到江口呢?』

五祖说:『你不必忧虑,我亲自送你去。』

五祖一直送我到九江驿,让我上船,五祖自己把橹摇船。我说:『和尚请坐!弟子应该摇橹。』

五祖说:『应该是我度你。』

我说:『迷的时候由师父度,悟了就要自己度;度的名称虽然一样,但它的用处不一样。我生长在偏远的地方,讲话的语音不正,承蒙师父传授心法,现已开悟,只应自性自度。』

五祖说:『是的!是的!以后佛法要靠你弘传。三年以后,我就要示寂,你要珍重,一直向南走,也不要急于说法,佛法是很难兴盛起来的。』

我辞别了五祖,动身向南方走,大约经过了两个月的时间,到了大庾岭。有数百人从后面追赶而来,想要夺取衣钵。其中有一位僧人,俗姓陈,名叫惠明,在家时曾经做过四品将军,性情粗鲁,参禅求道的心却很积极。他急着要追寻我,比其它人先一步追上了我。我把衣钵扔在石头上,说:『这袈裟是代表传法的信物,可以用暴力来争夺吗?』说完我就隐避到草丛中。

惠明赶到,提拿衣钵不动,于是大声喊道:『行者!行者!我是为求法而来,不是为夺衣钵而来。』

于是我从草丛中走出来,盘坐在石头上。惠明作礼,说道:『希望行者为我说法。』

我说:『既然你是为求法而来,先要屏除心识中的一切缘影,不要使有一念生起,我再为你说法。』

惠明默然而立。经过许久,我说:『不思量善,不思量恶,就在这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呢?』

惠明在此言下忽然契悟,又再问道:『除了已经说过的密语、密意以外,还更有其它的密意吗?』

我说:『既然已经对你讲了,就不是秘密。你如果能反观自照,究明自性的本源,秘密就在你身边。』

惠明说:『我虽然在黄梅五祖座下参学,实在未曾省悟自己的本来面目,今承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只有自己知道。现在行者就是我的师父了。』

我说:『既然你这样说,我和你同以黄梅五祖为师,好好自行护念。』

惠明又问:『我今后要向甚么地方去呢?』

惠能说:『你到江西袁州的地方就可以停止,到蒙山的地方就可以安住。』于是惠明作礼辞别而去。

后来我到了曹溪,又被恶人追寻,于是就在四会避难,隐藏在猎人队中十五年。在这期间,我时常随机为猎人说法。猎人常令我守网,每当我看见禽兽落网被捕,便将它们统统放生。每到吃饭的时候,我就以蔬菜寄煮在肉锅中,有人问起,就对他说:『我只吃肉边的蔬菜。』

有一天,我暗自在想:『应当是出来弘法的时候了,不能永远隐遁下去。』于是我离开了猎人队,来到广州法性寺,遇上印宗法师正在讲《涅盘经》。当时有一阵风吹来,旗幡随风飘动,一个僧人说这是『风动』,另外有一个僧人则说是『幡动』,两个人为此争论不休。我走上前向他们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在动。』大众听到了,都十分惊异。

印宗法师请我坐到上席,询问佛法奥义。他听我说法,言辞简洁,说理透彻,并非从文言字句中来,于是问道:『行者一定不是平常人!很早就听说黄梅五祖的衣法已经传到南方,莫非就是行者吗?』

我说:『不敢!』

于是印宗法师向我作礼,请我出示五祖传授的衣钵给大家看。印宗法师又再问说:『黄梅五祖传付衣法时,有甚么指示吗?』

我说:『指示是没有,只讲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印宗法师问:『为甚么不论禅定与解脱呢?』

我说:『因为讲禅定解脱,就有能求、所求二法,这就不是佛法;佛法是没有分别对待的不二之法。』

印宗法师又问:『甚么是佛法的不二之法呢?』

我说:『法师讲的《涅盘经》,阐明佛性就是佛法的不二之法。譬如高贵德王菩萨问佛陀说: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不信佛法的一阐提,是否就永断善根佛性了呢?佛陀说:善根有二种,一是常,二是无常,佛性不是常也不是无常,因而说为不断,这就名为不二之法;一是善,二是不善,佛性是非善也非不善,因此名为不二之法。五蕴与十八界,凡夫见之为二,有智能的人通达事理,知其性本无二无别,无二无别的性就是佛性。』

印宗法师听了我所说的法,心生欢喜,合掌恭敬地说:『我给别人讲经,犹如瓦片石砾;仁者论述义理,犹如那精纯的真金。』

于是为我剃除须发,并且愿意事奉我为师。我就在智药三藏手植的菩提树下开演东山顿宗法门。

我自从在东山得法以后,受尽辛苦,生命时刻处在危险之中。今天能够和刺史官僚及僧尼道俗同在此法会中,无非是多劫以来所结的法缘,也是宿昔供养诸佛,共同种下的善根,方能听闻这顿教得法的因缘。教法是过去的圣人所传下来的,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聪明智能。愿意听闻古圣教法的,各自先行净心;听完之后,各自去除疑惑,就像过去的圣人一样没有差别了。」

大众听完惠能大师的说法后,心生欢喜,作礼而去。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问题讲解

 
一.惠能大师的出身如何?

二.惠能大师得法的因缘为何?

三.惠能大师得法后的遭遇如何?

四.衣钵与传法的关系如何?

五.如何自度和如何师度?

六.为甚么要吃肉边菜?

七.甚么是密意?

八、为甚么五祖要劝惠能大师「不可速说」?

九.「为法而来,不为衣钵而来」。我们要用怎样的态度听闻佛法呢?

十.惠能大师悟道以后,怎么样生活?
 

    
一.
惠能大师的出身如何?
 
  惠能大师,出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六三八)二月八日,唐宣宗钦天二年(七一三)八月三日圆寂,世寿七十六岁。父亲姓卢,名行瑫,母亲李氏;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由信佛虔诚的寡母李氏夫人含辛茹苦扶养长大。

据说在惠能大师诞生时,家中来了二位奇异的出家人,主动为他取名作「惠能」,意即「惠施众生,能作佛事」;预言他将来必能把佛法惠施给世间一切需要的人。

惠能大师的籍贯,本为河北省范阳县人,由于父亲被降职流放到岭南,因而在新州落户。用现在的话说,惠能大师应该属于客家人。

惠能大师从小家庭贫穷,生活十分艰难困苦,他没钱读书,只靠卖柴维生。后来因送柴至客店,在门外听到有一位客人读诵《金刚经》,心有所感悟,想学习佛法。后来经一位客人的鼓励赞助,而到黄梅五祖弘忍大师处学习佛法。

由于这样的因缘,过去大家总以为六祖大师是一个砍柴的樵夫,是一个不识字的人。实际上,惠能大师不是不识字,因为据《坛经》记载,他曾经和同村的刘志略结拜为兄弟。刘志略有个姑母出家,法名无尽藏,每当无尽藏比丘尼在诵读《涅盘经》的时候,常由一向认为不识字的六祖大师为她解说经中大义。因此,虽然在《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确曾自称是一个不识字的人,但这只是他自谦的言辞。类似现代人交谈,也有人常说:「我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也是一种自谦之辞,并非真的不学无术。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六祖大师并非真的不识字;相反的,由《坛经》各品内文可知,他对佛学义理有很深的体悟。他对于《金刚经》、《维摩经》、《楞伽经》、《涅盘经》、《法华经》、《梵网经》和《观无量寿经》等,都有很精到的研究。
top

二.
惠能大师得法的因缘为何?
 
  六祖惠能师承弘忍大师,在五祖弘忍座下开悟,成为禅宗第六祖。
当初,惠能从南方的广东要到湖北的黄梅参访弘忍大师时,因为家贫,不但安家费没有着落,就连路费也负担不起。所幸遇到一位名为安道诚的善心人士,他布施惠能十两银子做为安家费,同时也解决了路费的问题。尤其,母亲李氏夫人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因此当她知道儿子欲往远方求法时,虽然心中万分不舍,还是忍痛成就了惠能学道的心愿。
当惠能到了黄梅的时候,五祖大师正在聚众开示佛法。见了惠能,五祖问:「你来这里,所求何事?」

惠能回答:「弟子是岭南新州人,远来礼拜大师,唯求作佛,不求余物。」

弘忍一听,因为惠能来自岭南,所以说道:「南方獦獠身怎可作佛?」

惠能回答:「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虽然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五祖看看惠能,知道此人来路不凡,还想和他多谈些话,但又见徒众都随侍在左右,于是命令他先随众作务。

惠能问道:「和尚!弟子自心常现智能,不离自性,就是福田,不知和尚教我作些甚么事务?」

五祖说:「你这獦獠根性太利!不必再多说,到糟厂去!」

从此惠能就在黄梅住了下来,并在磨坊里舂米、推磨,以此作为修行。

所谓「八月踏碓,腰石舂米」,惠能一面工作,一面修行,经过八个月以后,五祖弘忍有意将祖师的衣钵传给门人继承,于是对门下弟子说:「你们每个人都作一首偈语来给我看,如果谁能明心见性,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我就把祖师的衣钵传给他,作为第六代祖。」

当时五祖座下的首座弟子神秀,是大众所公认最有资格继承祖位者,他经过一番思惟后,作了一首偈语: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偈语一看就知道是从「有」的上面来立论。

神秀作了这首偈语以后,总觉得不是真的明心见性,于是不敢呈给弘忍大师看,只得在半夜时分,悄悄的写在墙上,心想:「明日五祖看了这首偈感到欢喜,是我与法有缘;如果说没有开悟,是我宿昔业障深重,不该得法。」

隔天,五祖看见了这首偈语,知道神秀并未见性,就说:「这首偈语没有开悟,不过,大家早晚念诵,也能增长智能。」

全寺大众一时纷纷争相传诵。在磨坊里的惠能听到了,觉得这首偈语未见本性,也请了一位名为张日用的江州别驾(刺史的副官)为他代笔,在墙上写了一首偈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偈语是从「无」上来立论,意境上明显比神秀高出许多。五祖为怕引来别人对惠能的嫉妒、迫害,于是用鞋子擦掉这首偈语,并且说道:「也是没开悟!」

过了几天,五祖悄悄地来到磨坊门口,对着里面的惠能问道:「米熟了没有?」

惠能回答:「米早就熟了,就差一筛!」

五祖会意,意思要等他印证,于是当即振锡三下,表示三更入室。惠能听后,依约于三更时分来到五祖的丈室,五祖即用袈裟遮住四周,不使别人见到,开始为他讲说《金刚经》。当五祖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闻言。廓然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于是向五祖说道: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首偈语的意思是说:众生的本性原来是清净的,是不生不灭的;人生本来就没有来去,没有生死;众生本具佛性,不假外求;每个人本自具足的本性没有动摇;本性就是本体,能生一切万法,世间一切森罗万象都是从这个本体涌现出来的。

弘忍大师知道惠能此刻已经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了,便将衣钵传给惠能,成为禅宗六祖。

五祖把衣钵传给惠能以后,他明白由于惠能是一个劳力苦工的人,一下子成为宗门祖师,门下的弟子不会服气,所以要他深夜离开。当五祖送惠能来到九江驿时,令惠能上船,并为他们把橹摇船,惠能说:「请和尚坐下,由弟子来摆度。」

五祖说:「应该是我度你。」

惠能回道:「迷时师度,悟时自度。」所以,惠能大师得法以后,他自度度人,从此成为一代宗师。
top

三.
惠能大师得法后的遭遇如何?  
  惠能大师得法以后,可以说灾难重重,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首先,六祖大师得法后南下,经过两个多月,到了大庾岭。这时大法已经南下的消息早就传了开来,所以黄梅全体大众都不服气,有数百位随后追逐而来,欲夺取衣钵,其中尤以一位四品将军出家,俗名惠明的,赶在大众之前追上了惠能。

惠能便将衣钵放在路旁的石头上,说:「衣钵是法的表征,岂可用暴力来争夺?你们要衣钵,就拿去吧!」于是就隐避到草丛里。

果然,当惠明要来拿取衣钵的时候,怎么样都拿不动,因而觉悟到衣钵代表的是佛法,必须要有大善根、大福报、大智能的人,才能得到。因此有所觉悟地对惠能大师说:「我为法来,非为衣钵而来。」

惠能大师便从草丛里走出来,趺坐在石头上为惠明说法。惠明于言下契悟,礼拜六祖惠能为师。

第二次,当惠能大来到广东宝林寺(一般人称为曹溪南华寺,当时叫宝林寺)时,却又被恶人寻着,只得离开宝林寺,隐藏在猎人队中,韬光养晦,以待机缘。

在猎人队中,时光一晃,十五年就过去了,惠能大师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四十岁左右了。经过这一番磨炼,自觉时机因缘已经成熟,便离开了猎人队,来到广州的法性寺。

当时印宗法师正在那里讲说《涅盘经》,寺前悬挂着的幢幡随风不停地飘动着。有两位出家人对着飘动的幡子,面红耳赤的争论不休。

甲僧说:「如果没有风,幡子怎么会动呢?所以说是风在动,不是幡子动。」

乙僧说:「没有幡子动,又怎么知道风在动呢?所以应该是幡子在动。」
原来两人争论的是幢幡所以会动的原因,而且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于是惠能大师走上前对他们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两位仁者的心在动啊!」

大家一听,「哦!这个人说话倒很有见地,一定有相当的来历。」便将他请到寺中。经与印宗法师一番相谈后,印宗法师说:「久已听说黄梅五祖的大法南来,莫非就是仁者?」

六祖说明身分,并应印宗法师之请,出示衣钵给大众看,其后,更为印宗法师阐示「甚么是佛法不二之法」。印宗法师听了之后,心生欢喜,于是为当时还是在家居士的惠能剃度,并且为他传授戒法。从这个时候起,六祖惠能正式成为一位佛教的高僧,一位大师。印宗法师很自谦,说明愿意拜在惠能大师座下,请惠能大师收他做弟子。惠能大师从此便开始了东山顿宗法门的开演与弘化。

六祖大师不仅生前魔难重重,甚至涅盘圆寂了以后,他的肉身舍利也曾多次受到伤害。他圆寂入塔后,多少弟子日夜保护,其中有一位弟子令韬更是誓守大师的肉身。至开元十年(七二二)八月三日夜半,新罗(今韩国)有一个出家人,名金大悲,以二千两银子买通了汝州人氏张净满,想要盗取六祖的首级,带回朝鲜供养。

案子发生以后,张净满在石角村被逮捕,押送到韶州审问,刺史柳无忝却不知道如何判罪,因为杀人罪是指杀死活人,何况他们盗取六祖的首级,也是出于恭敬的心,想要带回朝鲜供养。不过虽然是出于好意,总是违法。后来,六祖大师的弟子令韬与金大悲私下和解,此事才算作罢了事。此后,又曾有四次被人偷窃,但都是不久即被寻获。

综观六祖惠能大师的一生,真是受尽种种苦难,但他仍能不为八风所动,显道救世。因此,我们学佛修行者为了真理,为了正义,应该不畏魔难,不计毁誉。因为,凡是身负大任的人,是非毁誉总是难免,纵然伟大如六祖大师者,也在所难免。
top

四.
衣钵与传法的关系如何?  
  传法,是老师以一件袈裟、一个钵传给门人,表示把我的道、我的佛法传给了你。正如佛陀当初在灵山会上,手上拿了一朵花,在座的弟子们都不知道是甚么意思,唯有大迦叶尊者站起来,微微一笑。佛陀和大迦叶就借着一个拈花、一个微笑,心灵相通了。所以佛陀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传法、传衣钵,目的是为了表征真性开发的道是一脉相传的,所以就以传授衣钵为得法的凭证。据说,当年佛陀用一件黄金滚边的袈裟,传给大迦叶尊者。至今虽然是离开佛世两千五百多年了,大迦叶还手捧着这件袈裟,在鸡足山等待当来下生的弥勒尊佛,要把佛陀的袈裟传给他。

从佛陀到大迦叶、阿难尊者,直到后来的二十八祖达摩祖师到中国来,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都以衣钵相传。但是到了六祖以后,衣钵不传了。为甚么呢?因为常常为了衣钵相传,大家争执不舍,就是六祖大师,为了得到这衣钵,三次命如悬丝。因此六祖惠能大师就说:「得我法者,即得我的宗旨,不要再传衣钵了。」

不错,衣为法信,法为衣宗,六祖大师所得到的衣钵,是承袭西天二十八祖达摩所传下来,主要就是令法不断。从初祖大迦叶尊者到二十八祖达摩,到中国的六祖大师,这当中,时时有为这袈裟争执而舍命的。例如中国的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的袈裟,都被人偷盗过三次;惠能大师得法的袈裟,前后被偷过六次。

大家为甚么为了一件袈裟、一个钵,要这样相残呢?社会上一般人为名利争,为权势争,就是为「我」争,出家人的我执破除,法执不破,为我不争,为法要争。所以,六祖惠能大师后来就不传衣钵了,因为不传衣钵的关系,六祖的法反而更加开阔。依《坛经》所载,六祖大师得法的弟子,有所谓的十大弟子,他们是: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其中法海为记录《坛经》者,神会为南宗禅奠定了历史的地位。其它如南狱怀让、青原行思等弟子们共同弘扬禅宗,真是灿烂光辉。所谓一花五叶,就是指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沩仰宗这五宗,后来再加上黄龙、杨岐两派,所谓五家七宗,真是多采多姿。

惠能大师在法性寺得到大众的拥护,次年再度回到宝林寺,由于跟随他学道的有数百人,而宝林寺的空间很有限,不够居住,惠能大师就向当时的一位大地主陈亚仙说:「我向你化缘一点地,盖房子给跟随我学道的人居住。我只要一块卧具大小的地就够了。」

地主说:「这么一点地,那简单,好吧!你要那一块?」

惠能当下把他的坐具一摊开,据〈六祖大师缘记外记〉记载,这坐具一展开,居然尽罩曹溪四境的土地。这位地主一看,惠能大师真是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能够遇到这么一位神异的高僧,也不禁信心大增,于是自愿把这许多土地供养六祖大师来建寺安僧,弘法传道。这就是六祖建的道场──南华寺。据说,直到现在,南华寺里六祖不坏的肉身还在,正如台湾汐止慈航菩萨的肉身不坏。

古今有德的高僧,修持到金刚不坏之身,是代表他们慈悲、道德的成就。这些有修有为的肉身菩萨,不禁使我们心生景仰,缅怀不已。
top

五.
如何自度和如何师度?  
  在《六祖坛经.行由品》里说到,五祖在送六祖惠能离开黄梅的时候,经过一条江、五祖说:「我来摆度,度你过去。」

惠能回答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如何是师度?如何是自度?

自度,就是我们要培福、要结缘;要用心、要修慧。所谓福慧双修,行解并重。培福,也就是助人为快乐之本,能够随喜随缘为人服务,就是培福;乃至修桥铺路,做种种的救灾恤贫,这也是培福。

所谓「要学佛道,先结人缘」。广结人缘,就是培植无量福德的修行;不肯为人服务,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是悭吝、是自私、是懒惰。人生的意义在于愿意自我奉献,所以,常听人讲:「我们要做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种喜舍的善心,就是培福。

佛陀过去世割肉喂鹰、舍身饲虎,不只是一次、两次,而是「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多少生、多少劫,种种的结缘,种种的布施,种种为人服务,才能得到的果报。我们在世间上,常常称赞人:「某人很伟大。」一句伟大的背后是要付出多少的辛苦、多少的牺牲,才能给人家称赞一句「伟大」。我们要想自度,有了福慧,有了行解,正如孙中山先生说的「知行合一」,能够知行合一,在我们的生活里,自然就能安心;能够安住身心,就不会被人家的言语、利诱乃至诽谤所动。所以,要能自主,要能安心,一切都要靠自己。

在《佛遗教经》里,佛陀说:『我如良医,知病予药;汝若不服,过不在医。』意思就是说,我就像好的医生,知道你有病了,给你一点药方;你如果不肯把这药服下,你的病不会好,你也不能怪我这个医生。

佛陀又说:「我如善导,导人善路,汝若不行,过不在导。」我引导你走好路,你若不肯好好的走,你也不能怪我啊!所以,佛陀不是我们幸福、灾难的主宰者,佛陀只能说是我们的导师、指导者,行与不行,祸福得失,都是在我们自己。我们要能自度,不但是自己要能安住身心,倘若能见到自我的本性,认识自我的般若风光,那就是自度了。

所谓师度,只是找到一份因缘。在佛教里讲「三分师徒,七分道友」,就算遇到良师,我们自己不努力,不用功,也空遇名师。现在的人,「师不师,徒不徒」,老师有时也不自尊自重,学生、徒弟也不知道尊师重道,如此的师道尊严,不禁令人慨叹万分。我们自己如果不争气,不能自度,纵使师父也度不了我们。古人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现在,就看我们自己能放下屠刀吗?

蒋经国先生曾经说过一段「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他说:

在浙江的一座寺院里,有个沙弥不小心踏死了一只青蛙,师父说:「你杀生害命,必须要从悬崖上跳下,以自杀来谢罪。」

沙弥站在悬崖的边上,想到师父的话,不能不跳,但是一跳下去,就会粉身碎骨,感到左右为难,不禁嚎啕大哭起来。这时候,正好有一个屠夫经过,听到沙弥哭得如此伤心,就上前问道:「沙弥!你为甚么哭啊?」

沙弥如此这般一说,屠夫听了,忽然一念善心生起,他说:

「踏死一只青蛙,就要以自杀来谢罪;我天天杀猪,真是罪过无量无边。」于是就对沙弥说:「沙弥!你不必自杀,应该自杀谢罪的是我,让我来代替你。」说罢,便从悬崖上纵身一跳,正当这个时候,山谷里隐隐升起一道祥云,祥云上面有一朵金色莲花,缓缓的把屠夫托了起来……。

这故事的含意是说,只要你有悔过的心,一念善心生起,就能灭罪消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故就是这样来的。所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去」,在佛教里面不是重要问题,只要你有心自度,师父当然就可以做一个使你得度的因缘。

如何自度?除了前面所讲的修福修慧、行解并重外,以下提供几点意见给大家参考:

◆要改心:我们的心要改。如果贪欲的心不能改成喜舍的心,瞋恨的心不能改成慈悲的心,愚痴的心不能改成智能的心,懒惰的心不能改成精进的心,即使听闻再多的佛法,终究没有用。今天的社会大众,「万事莫如改心重要」,你看,身体脏了,要用水洗;衣服脏了,要用水洗。洗了以后的身体和衣服才能干净;心骯脏了,一样要洗,所谓「洗心革面」,改心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自度的第一个要诀。

◆要换性:性情、性格也要换一换。一般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性难移也不是说不可以移,不可以改;生性恶劣,只要肯修改,下定决心,恶劣的性情也会改成善良的性情。一个人有所谓气质、修养,改变气质,净化身心,这是人格不断的升华,就是要我们不断的改心、换性。

◆要回头:人生的路,前面是半个世界,后面也是半个世界。但是,现在大家都是不顾一切地向前走,向前争;结果到头来,人生就像是一条小路,像一道窄门。如果懂得回头是岸,懂得欣赏回过头来的世界,那么,人生将更广阔,更有余地。所以,有时候我们以退为进,走不通了,要能明白转身,要懂得回头。

现在一般人,有时候对于世间上的知识,也都晓得听闻,但却不知实践,不知奉行。例如:佛经的开头都有「如是我闻」,就是这本经我听了,但是经文的最后一句「信受奉行」,却往往做不到。因此,现在一般学佛的人,大都只有半部经,也就是只有「如是我闻」,没有「信受奉行」。佛法的主要精神,是在提高我们的人格,提高我们自悟的能力,以开显我们的清净自性,所以自修自度很要紧。希望读《六祖坛经》的大家,都能够自度,也就是要有「如是我闻」,也要能「信受奉行」。
top

六.
为甚么要吃肉边菜?
 
  在《六祖坛经.行由品》里面,有一件事情一般人都很关心,就是六祖惠能大师虽然是开悟得道了,可是他又隐居在猎人群中,跟许多打猎杀生的人混在一起,虽说惠能大师在猎人队里见到猎人捕捉的很多动物,如果是幼小的、怀孕的,就把它们放了;打猎的网子不密,他就网开一面,让动物逃生,但是猎人每天把捕获的猎物拿来作下酒的饭菜,惠能大师他是吃甚么呢?他也是吃那许多的猎物吗?

惠能大师说:「当吃饭的时候,不错,猎人们煮的是捕捉来的动物,但是,我只放几根菜叶子在肉锅里面煮来吃,吃的是肉边菜。」在佛教里,有所谓吃「三净肉」,也就是:没有见到杀生、没有听到被杀声音、不是特地为我而杀,这就叫做「三净肉」。正如中国儒家所谓的「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所以君子远庖厨也。」

凡是一个有仁慈心的人,所谓恻隐之人、慈悲之心,就像惠能大师在猎人群中生活,却不吃捕获的猎物的肉,只吃肉边的菜。因此,惠能大师才是真正懂得吃素的意义,真正懂得修行的人。所谓真正的慈悲,不一定是在形式上吃甚么,不能吃甚么,素食的意义是不断大悲种,因此,学佛不只是吃素而已。明白说,真正的学佛,吃不是重要的问题,净心,心意清净,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满口的仁义道德,满口的阿弥陀佛,满口的慈悲,心里面却充满着贪、瞋、邪见,就是终日吃素也没有用。因此,学佛的人是要净化身心,要改心、净心,而不是在形式上那么的计较。所以,吃素是慈心,像六祖大师这种大乘根性的人,不在这些小事上拘泥,我们不可以用六祖吃肉边菜,而认为六祖大师的行为有所不当。何况那时候的惠能也还没有出家!
top

七.
甚么是密意?
 
  在佛教里,有一些人求佛法,总希望有密传、有密法。当六祖惠能大师离开黄梅的时候,惠明追赶上来要抢夺他的衣钵,后来,衣钵他拿不动,感到惭愧,就请求惠能大师为他开示佛法。惠能教他不思善,不思恶,制心一处而无妄念,即是还他本来面目。惠明又问:「请问大师,除您所说的密语密意以外,还有甚么密意吗?」意思是问惠能大师:「密意以外,还更有密意乎?」

惠能大师回答他:「如果能说出来的话,那就不是密意了。假如你一定要求密意的话,就是要能回光返照,不向外求,要从自性里面去追求,所谓密意,就在你自己那边。」

我们常听人说:「我有一句话告诉你,这是个秘密,不可说的,你不可以告诉别人。」

这个人听了以后,又再转告给另一个第三者,他说:「我刚才听了一个秘密,我告诉你,你不可以告诉别人。」

于是就这样辗转相传,那里有甚么密意?真正的密意是「心行处灭,言语道断」,道就在自己的心里,这才是密意。

有一则公案说:灵训禅师去参访归宗禅师时,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何是佛?」

归宗禅师说:「我不敢向你说。就是向你说了,恐怕你也不肯相信。」

灵训禅师回答道:「老师!您的话,弟子那敢不信?」

归宗禅师就再问说:「你刚才问甚么?再问一次。」

「如何是佛?」

归宗禅师说:「喔!如何是佛?你就是啊!」

灵训禅师一听,「我是凡夫啊!怎么一下子忽然是佛呢?」赶快再反问:
「老师!您说我是佛,我如何才能知道我是佛?保证我自己是佛呢?」

归宗禅师以一首偈语回答:「一翳在眼,空华乱坠。若离诸相,即见诸佛。」这意思是说:你不能见到自己是佛,因为自己有了无明妄想,就好象眼睛里面生翳,有了毛病,对于一切世间的真相就见不到了。如果你除去了这种毛病,就能见到如如的佛。

不知道自己是佛,不能认识自己,是因为自己不晓得寻密,秘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佛法说密意,一切都是密意;说不是密意,一切都不是密意。佛陀灵山会上拈花,这是很公开的事情,可是大家不知道这是甚么意思,大迦叶尊者微笑了,他知道,所谓「心心相印」,这就是密意。

在佛教里,有一个无言说教的故事:

有一座寺院里,住着一位老和尚,常常有一个信徒来向他请教佛法,老和尚横说、竖说、这样说、那样说,奈何信徒都不能契入,不能悟道,不能接受。老和尚常常要应付这位难缠的信徒,费尽唇舌和他对话说佛法,认为是件苦事。

有一天,这位信徒写信来约时间,又要和老和尚论道,老和尚感到又有麻烦的事来了,脸上不是很高兴的样子,这时候,正好有一个卖豆腐的来了,看到老和尚的异样,就问:「嗯!老和尚今天怎么不高兴呢?」

老和尚说:「跟你讲没有用。」

「老和尚!说一说嘛!或许我能帮你分忧。」

老和尚说:「有一个信徒老爱问佛法,常常和我辩论、为难。」

卖豆腐的听了以后,说:「老和尚!你觉得为难的话,让我来应付他。」

老和尚心想:「我的佛法这么高,都难以叫他信服,凭你一个卖豆腐的,又有甚么办法?」不过想想,「好吧!让你这个卖豆腐的跟他对一对也好。」

卖豆腐的说:「老和尚!您把海青、大袍、法衣借给我。」

约定的日子到了,卖豆腐的穿了老和尚的法衣,坐在宝座上。那个信徒来了,一进大门,看到老和尚已坐在佛殿上等他了。

『喔!今天老和尚倒很爽快。』远远地,他就把两双手十个指头竖起来。这个卖豆腐的假和尚看到来人竖了十个指头,就赶快伸出五个手指,对方立刻竖起三个手指,卖豆腐的比出一个手指,那个信徒立刻顶礼膜拜,欢喜而退。

回去以后,逢人就讲说:「某某寺的老和尚真的大彻大悟了,他的佛法实在高明啊!」

「怎么高明呢?」

他说:「我一去,把两双手十个指头一竖,(这就是说十恶如何对付?十恶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瞋、邪见)问老和尚:『十恶如何对付?』他立刻伸出五个指头,意思就是说用五戒就可以对付了。然后我又伸出三个指头,就是问:『贪欲、瞋恨、愚痴三毒怎么对付?』老和尚用一个指头,表示一心就能对付了。你看,这个佛法多高明!」

这个信徒所体会到的是这个道理。另外一边,老和尚看到信徒很快就走了,问这位卖豆腐的:「你今天讲了甚么道理,他怎么这么快就走了呢?」

「喔!老和尚!那个信徒真是没良心、没道德,他一来,就同我竖了十个指头,意思是问我十块豆腐要卖多少钱?」

「那你怎么说?」

「这豆腐一块五毛钱,十块豆腐五块钱。我就用手跟他比一比,五块钱。」

「然后怎么样?」

卖豆腐的说:「那个信徒实在坏透了,我们小本生意,赚钱困难,他还跟我还价,三块钱卖不卖?我是很不高兴,就用一根手指指着他,暗骂他:你这个坏良心的!他给我这一骂以后,才感到不好意思,因此就赶快向我磕头,礼拜而去了。」

所谓「是佛法的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是佛法」,老和尚一再地讲述佛法,信徒认为这不是佛法;卖豆腐的五块钱、三块钱,他却悟道了。所以,有时候是佛法的你不能体会,佛法也不是佛法;有时候看起来不是佛法的,因缘际会,也能悟道。因此,过去的禅师们看到花开花谢,悟道了;听到打板声、开门声、碗破声,开悟了。

所以,密意是甚么?是自己的体会。密意就是接心,就是印心。能够见解一致,能够思想统一,能够彼此精神相依,能够甘苦与共,能够生死不渝、荣辱不离、两心相通,那就是密意。
top

八.
为甚么五祖要劝惠能大师「不可速说」?
 
  惠能大师从五祖弘忍处得到衣钵真传。得法后,五祖送他到江边,对他说:「日后的佛法将由你盛行,你现在就好好去,努力向南走,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佛法要紧的是等待机缘,因此五祖告诉惠能大师,不要急于向外面传播佛法。其实,世界上无论甚么人的成功,都不是侥幸得来的,都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万丈高楼总要从基础,一砖一瓦,慢慢地往上堆砌。所以,一个伟大人物的养成,须要养深积厚的工夫,所谓大器晚成。尤其佛法,讲的是因缘,因缘聚合则成,因缘不聚,则一切事情皆难成办。所以,世间上有很多人,往往看别人做事似乎比较容易成功,自己做事则困难重重,重要的就是他人的因缘聚合,自己的因缘不具足。

事实上,有时候速成的东西也不一定很好,就如树木,一年成长的树木,只能当柴火烧;三年、五年成长的树木,把它砍下来,可以做椅子、凳子;十年以上的树木,可以做栋梁。所以,五祖传法给六祖以后,就跟他一再地交代,佛法要对外弘传,必须等待机缘,六祖大师因此隐居在猎人队中,以待机缘。

反观现在的社会,尤其是青年人,无论做甚么事情都是不耐烦,你要他学成以后,在那里待十几年,等待因缘成熟,他就不耐烦,他急于求售。所以,过去大陆丛林的师长常讲:「佛法不是黄鱼,也不是青菜、萝卜,你放心,它不会腐烂。」

佛法是等待有缘人的,像南泉普愿大师,在茅屋里一住就是四十年,真的是不求闻达于诸侯。为甚么?他有道、有佛法,他能耐烦。有两句话说得好:「蛋未孵熟,不可妄自一啄;饭未煮熟,不可妄自一开。」蛋还没有孵熟的时候,不能随便把它啄破;饭还没有煮熟的时候,不能随便把锅盖打开。鸡蛋要等孵熟了以后,才能一啄;饭要等煮熟了以后,才能一开。因此,五祖开示六祖惠能大师「养深积厚,等待因缘」。这一点,无论是时下的青年也好,各界的人物也罢,都要知道,机缘就是一切条件具备了,只要因缘条件具足,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功;如果「万事皆备,只欠东风」,则如满山的花树,东风不来,也无法吐露芬芳的香味。

总之,凡事差那么一点点就不行,必须「万事具备,因缘具足」,只要因缘具备,自然「水到渠成」,如此即可无事不成。
top

九.
「为法而来,不为衣钵而来」。我们要用怎样的态度听闻佛法呢?
 
  在大乘佛教的一部《维摩经》里,曾经叙述这样一段事情;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跟随文殊师利菩及比丘们到维摩居士那里,去探望慰问他的病情。

在维摩丈室里,很多菩萨、比丘都站在那里,维摩居士看得出来,舍利弗心里好象很不以为然,意思是说,我们这么多的大人物到了你这里,你看,房屋里面一无所有,也没有椅子,也没有凳子,怎么不请大家坐呢?

维摩居士就问舍利弗:「尊者!你是为法来呢?还是为床座而来呢?」

舍利弗尊者回答道:「维摩居士!我们是为法而来,不是为床座而来。」

在《六祖坛经》里面,惠明曾经对六祖大师说:「我是为法而来,不是为抢夺你的衣钵而来的。」

有的人听闻佛法,只是因为好奇,他并不在意佛法里面讲的甚么;有的人只希望在佛法里找一点消灾免难、增福延寿,或者发财之道;有的人在佛法里面,只希望获得看相、算命,预知未来祸福穷通之道。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听经闻法。

过去,印光大师在上海讲经:第一天,人山人海;第二天,听众一半没有了;第三天,愈来愈少。所以,印光大师就有一个感觉:好多人不是来我听讲经的,他是来看印光长的甚么样子,是不是三头六臂。看过了,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和尚,还要再来听他讲甚么话呢?所以,印光大师后来就发愿,用书信度众,不再公开讲说。

甚至于现在有很多人听闻佛法,他不求佛法如何印证,对自己身心有甚么受用,你问他:「到那里去?」

「去听某某法师讲经。」

「讲得好不好?」

「讲得好啊!」

「怎么好法?」

「听不懂啊!」

听不懂就是好。所以,在佛教里,法师讲经说法,要契理契机。契理容易,契机困难。意思是说,我们依循佛经,照本宣科,那样比较容易,但是要契合你的根机,让你能接受,就很难。假如我们有正确的目标、正确的认识,只是为佛法而来,为听法而来听法,那就很容易契合佛法了。

过去有一位法远禅师,他从南方到北方去参访归省禅师。南方较热,北方比较寒冷。在热带居住的法远禅师和道友一起到了北方归省禅师的道场,先到客堂挂单。从早上等到中午,也没有人来理会;到了下午,也没有人来接待。同来的道友饥寒交迫,天色暗了,气温更加寒冷,陆续有人生气的离开。

到了晚上,同来的人都走了,只留下法远禅师一个人。知客师父终于出来了,问他:「你来做甚么的?」

他说:「知客师父慈悲!学人来到这里,想要亲近归省老禅师,我来求他传授佛法的。」

知客师听完,不分青红皂白,拿了一盆水兜头就往他身上一泼,他说:「我们老禅师没有时间会客,你赶快离开吧!」

法远禅师还是很虔诚恭敬地说:「知客师父大德!我从南方不远千里而到北方来求法,岂能为你区区一盆水就泼走呢?我一定要在这里等候归省老禅师。」

由于法远禅师求法热诚,终于被允许住下来,担任典座的职务,也就是煮饭、烧菜、做苦工。

当时的寺院里很清苦,几百个出家人,几乎每天都没有油煮菜。有一天,法远禅师拿了一点油,煮面给大家吃。这个事情给归省老禅师知道了,把他叫来质问:「这油是我常住寺院所有,你怎么可以随便拿它来做人情,煮面给大家吃呢?现在你要赔偿。」一个贫穷的参学学人,那里有多少钱能赔偿?

「你把衣单留下来抵押,人现在就可以离开了。」

佛法没有求到,衣单却被扣留了。但是法远禅师丝毫没有怨言,心中暗暗决定:「我还是去化缘,替人念经,有了一点钱,再来赎回我的衣单,再来求老禅师开示我的佛法,我就住在寺院外面大门口的走廊上。」

半个月以后,老和尚看到了,「叫你走,你怎么不走?你怎么住在我们的房子里?虽然是屋檐下,也是我们寺里的房子,你要缴房租。」
想要赎回衣单,不但没办法赎回,又要他缴房租。但是,经过许多考验以后,法远禅师终于得到老师的赏识,欢喜的把方丈、住持的位置传给他。

我们寻师访道,要经得起考验;我们服务社会,或者做任何工作、事业,都要能经得起考验,都要能受得了挫折。譬如求佛法,要为法而来,不是为了得到名闻利养而来。求佛法,要有真正的发心。学佛,佛要我们学他做甚么?学佛就是学习本自具足的佛性,信佛也可以说就是相信自己,自己的如来种性无缺无余。学佛法要真正的为佛法而来,为悟道而来,为远离烦恼而来,为了生脱死而来,只要发心正,立愿广,所求的佛法自然能圆满成就。

但是,时下有一些人,念佛念了多少年,钱财给人家倒闭了,他就怪阿弥陀佛没有保佑他,他念佛是为了要保护自己财产,然而从因果法则来看,钱财被人家倒闭了,是源于贪心,或是由于高利贷的交易,怎么能发财呢?再说阿弥陀佛不是你的财务经理、保险公司。所以,在佛法里面,我们往往都有一些不正当的要求,不合因果的法则。因此,用不合理的态度来听闻佛法,就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我们要真正地为佛法,为真理,为完成自己的人格,为圆满自己的生命而来听闻佛法,这才有意义。
top

十.
惠能大师悟道以后,怎么样生活?
 
  在佛教里,悟道的禅师们如何生活?一般人往往对这个问题深感好奇,总以为悟道了以后,是不是就可以上天入地,神通自在,呼风唤雨?

事实上,神通和悟道不一样。悟道就等于从黑暗里面忽然见到光明,从迷惘里忽然见到真实。过去是错的,现在是对;过去是非,现在是是的。所以,悟道的人,在悟的那一剎那,真是天崩地裂,山摇地动,不但过去的迷妄粉碎了,自己与宇宙虚空融为一体,现前的更是另有一番新的风光,是另一个真实恒常的世界。

因此,六祖惠能大师悟道以后,生活是怎么样?今依据《法宝坛经》,提出六点来说明惠能大师悟道以后的生活境界。

◆侮辱不以为耻:惠能大师从广东到黄梅的时候,五祖弘忍才见到他,就讲了一句非常伤害他的话,五祖弘忍说「南方人是獦獠」,就是还没有开化的人,而惠能大师并不以为这是可耻。他是悟道的人,因此有这样的修养。

◆卑屈不以为贱:惠能大师在五祖弘忍的门下,在磨坊里推磨、舂米,所谓「腰石舂米」,即使脚受伤了,一样随众作务,任凭怎样卑屈的工作,他也不认为下贱。因为在悟道者的世界里,工作是神圣的,为众生服务更是责无旁贷。

◆艰难不以为苦:根据《六祖坛经》记载,惠能大师一生充满艰难困苦,到处被恶人追逐,魔难重重,就是隐居在猎人群里面,和猎人为伍,一住就是十几年,他也不以为苦。因为,悟道的人,苦不算甚么,你认为很卑贱的,在他认为很尊贵;你认为是可耻的,对悟道的人来说,这些都不足以挂碍在心上。

◆恩宠不以为荣:「侮辱不以为耻,恩宠也不以为光荣」,六祖惠能大师在世的七十多年岁月里,他的前半生虽然充满魔难,后半生则是倍受荣宠。例如,则天太后请他上朝,赐给他袈裟,请他到朝中供养,用黄金绣成袈裟、用黄金铸造的钵来供养他,乃至于讲经的经盖,都是用宝贝、珍珠串成,每次赐给他绢布、绸缎,都是几百匹,甚至于国家把他以前新州故居重建,改作国恩寺,六祖惠能大师也不以为荣宠;因为外在的荣宠于他并不觉得有甚么了不起。

◆迫害不以为意:六祖惠能大师一生受到的迫害无数,光是行刺他的就有三次,虽然命如悬丝,但是他「为法忘躯」,不以被恶人迫害为意。

◆度众不以为烦:惠能大师一生说法、传法,他对真理无比的热情,从来不知道何谓灰心。所以,一个悟道的人,他本身对众生,对真理,感到有一种责任感;悟道的人,他觉得自己有力量来担当;悟道的人,不但不向佛菩萨求消灾、增福,甚至于求菩萨把一切众生的苦难都由他来担当。为甚么?有信心的人就有力量,悟道的人,东南西北都是安乐的净土。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第二 般若品

经文:
 
次日,韦使君请益*1,师升座*2,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3。」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能。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能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剎土*4,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5地狱*6,一切大海,须弥诸山*7,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8故。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9,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10,不行小道*11。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能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能,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能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12到彼岸,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13即菩提*14。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能,打破五蕴*15烦恼尘劳*16。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17为戒定慧。

善知识!我此法门*18,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能。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能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能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19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20,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能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21,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22。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23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24,皆因人置,因智能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实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剎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识!智能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25出六门*26,于六尘*27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28。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说通*29及心通*30,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31。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32。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剎那间。』」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

 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


注释


 
*1请益:

学人请师训诲的意思。在禅林中,多指学人受教后,就尚未透彻明白的地方,再进一步请教的意思。

*2升座:

登法座说法。

*3波罗密多:

译作到彼岸。即自生死迷界的此岸到涅盘解脱的彼岸。

*4剎土:

略作剎,梵语音译。译作土田,华梵并举,故称为剎土,即国土的意思。

*5天堂:

指天众所住的宫殿。行善的人死后,依其善业所至受福享乐的地方。

*6地狱:

十法界中属于五趣六道之一。一般有十八种之分,也就是一般俗称的十八地狱,即八热地狱、八寒地狱、孤独地狱、近边地狱等十八个极苦的地方。

*7须弥诸山:

佛教的宇宙观主张,宇宙是由无数个世界所构成,一千个一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这就是一佛的化境。每一世界最下层是一层气,称为风轮;风轮之上为一层水,称为水轮;水轮之上为一层金,或谓硬石,称为金轮;金轮之上即为山、海洋、大洲等所成的大地;须弥山就是位于这个世界的中央。据《立世阿毗昙论.数量品》记载,以须弥山为中心,外围有八大山、八大海顺次环绕,整个世界的形相团圆,有如铜烛盘。

*8邪见:

不正的见解。主是指拨无因果的见解。即否定因果的道理,而认为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这就是邪见。

*9法界:

广义泛指有为、无为的一切诸法。就字义而言,界有「种族生本」之义,例如山中藏有金银等种种矿脉,一身之中具足眼、耳、鼻、舌等诸法,各各自类相续而生。又界或为「种类各别」之义,即诸法自性各异的意思。

*10大事:

指转迷为悟的事。

*11小道:

指空心静坐等。

*12唐言:

即中国话。六祖是唐朝人,唐时人所译语,故称唐言。
*13烦恼:

使有情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的总称。又称随眠、缠、盖、结、缚、漏、取、系、使、垢、暴流、轭、尘垢、客尘等。一般以贪、瞋、痴三惑为一切烦恼的根源。

*14菩提:

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是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的智能。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的觉智。这三种菩提中,以佛的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15五蕴:

蕴,是积聚、类别的意思。即类聚一切有为法的五种类别。分别为:色蕴,一切色法的类聚;受蕴,苦、乐、舍、眼触等所生的诸受;想蕴,眼触等所生的诸想;行蕴,除色、受、想、识外的一切有为法,也就是意志与心的作用;识蕴,眼识等诸识的各类聚。

*16尘劳:

烦恼的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能使身心劳惫。

*17三毒:

指贪欲、瞋恚、愚痴三种烦恼。又作三火、三垢。一切烦恼本通称为毒,但是这三种烦恼通摄三界,是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中最严重的,能令有情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所以特称为三毒。这三毒又是身、口、意等三恶行的根源,所以也称三不善根,为根本烦恼之首。

*18法门:

佛法、教法。佛陀所说的教法,为众圣入道的门径,故称为法门。

*19三昧:

又作三摩地。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等。也就是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

*20阎浮提:

阎浮,译为赡部,树名;提,译为洲。梵汉兼译则作阎浮洲、赡部洲。略称阎浮。旧译为秽洲、秽树城,是盛产阎浮树的国土。又出产阎浮檀金,因此又有胜金洲、好金土等译名。此洲为须弥山四大洲的南洲,所以又称南阎浮提、南阎浮洲、南赡部洲。

*21有情无情:

有情,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的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

*22见性:

彻见自心的佛性。

*23修多罗:

广义为一切佛法的总称。若特指十二分教中之第一类,此时又意译为契经、正经、贯经。本意有綖线的意思。言教能贯穿法义,契理契机,如綖线串花不散,所以称为修多罗。

*24十二部经:

佛陀所说教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十二种类,称为十二部经。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

*25六识: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依,对色(显色与形色)、声、香、味、触、法(概念及直感的对象)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等了别作用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

*26六门:

又作六情、六根。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

*27六尘:

又作六贼。即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善法,故称六贼。

*28边见:

偏执于极端一边的见解。例如谓我死后仍常住不灭,此称为常见(有见);谓我死后则断绝,此称为断见(无见)。

*29说通:

能以善巧方便,随顺众生根机而说法无碍。

*30心通:

又称宗通。远离一切言说文字妄想,悟证自己本性,称为心通。

*31慧日:

佛陀的智能普照众生,如日一般,能照破无明生死痴暗,所以喻为慧日。

*32三障:

障碍圣道、善根的烦恼障、业障、报障。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译文


第二天,韦刺史又来向六祖大师请求开示,大师登上法座,对大众说:「大家先清净自心,一起来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又说:「善知识!菩提智能,世间众生本来人人有都有,只因一念心迷,不能自悟,必须借助大善知识的指导,才能见到自己的本性。大家应当知道,不论愚人或智人,佛性本来没有差别,只是因为有迷和悟的不同,所以才有愚人和智人的差异」我现在为你们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法,让你们各自得以开发智能。专心倾听!我为你们说:

善知识!世人一天到晚口念般若,却不能认识自心本性中的般若,就如同饥饿的人,说食终不能饱。如果整天只是口里说空,而不能实践,虽历万劫,也不能得见自性,终究无法受益。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印度语,翻译成中文就是用大智能度到彼岸。这必须要从内心里去实行,不是只在口头上称念的。如果只是口说而心不行,那就如幻、化、露、电,终归空过;如果口念而且心行,即能心口相应契合,这时清净的菩提自性就是人人本具的天真佛,离开自性之外并无别佛。甚么叫做摩诃呢?摩诃的译义是『大』,这是说菩提心量广大,好象虚空一样,没有边际,也没有方圆大小、青黄赤白、上下长短、瞋怒喜乐、是非善恶、头尾等对待分别。一切诸佛国土,都如同虚空一样。世人的灵妙真如本来是空,并无一法可得;诸法自性本来空寂,也是如此。

善知识!不要听我说空,便又执着空。第一不要执着空!如果心里空无所有的静坐,这就是执着无记空。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容万物的种种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全都含藏在虚空之中。世人的妙性真空,含藏万法也是如此。

善知识!自性能含藏万法,这就是大,万法就在每个人的自性之中。如果见到任何人,无论是善是恶,全都能不取不舍,也不染着,心境朗照如同虚空,就称之为大,所以梵语叫做摩诃。

善知识!迷而不悟的人只是口说,悟了的智者则能心行。又有一类迷而未悟的人,死心静坐,甚么也不想,自以为这就是大。这样的人不足以和他说『摩诃般若』之法,因为他们已经落入了邪见的谬误。

善知识!自性心量广大,周遍法界,用的时候历历分明,应用就了知一切。一切法即一法,一法即一切法,来去自由,心体没有障碍,这就是般若。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都是从自性中出生,不是从外面得来,不要错用了心思!这就叫作真性自用。一法真即一切法皆真。心要用于开发真如自性,转迷为悟的大事,不要在空心静坐等小道上用功,更不要整天口中说空,而心中不修真空之行!这就好象一个平民百姓,自称自己是国王,终究不是真。这种人不是我的弟子。

善知识!甚么叫做般若呢?梵语般若,中国话译作智能。在日常的一切处、一切时中,如果能念念不无明愚痴,常用智能行事,这就是般若行。如果一念愚妄,就尽失般若;一念离妄,就能出生般若。世间凡夫,愚迷不悟,不能见到实相般若。虽然口说般若,心中却为愚迷所惑;虽然常常自己说『我在修行般若』,念念说空,却不认识真空的道理。般若没有形相可说,智能心就是此无形无相而又不落断灭的般若实相。若能作如是理解,就称为般若智。

甚么叫做波罗蜜呢?这是印度话,中国话译为『到彼岸』,从它的译义来解释,是断绝生灭。心若执着外境,就有生灭现起,如同水中波浪起伏不定,这就叫做此岸;心如果不攀缘外境,好比流水经常畅通无碍,生灭便无由现起,就叫做彼岸,所以称为波罗蜜多。

善知识!迷而不悟的人只知道口念;但是念的时候,心中有妄有非。若能念念心行,才是真实不虚的真如法性。悟得这个法的是般若法;修持这种行的是般若行。不能如是修行,就是凡夫;若能一念悟修,自身当体即与佛平等无异。

善知识!凡夫就是佛,烦恼就是菩提。前念迷惑,就是凡夫;后念觉悟,就是佛陀。前念执着于境界,就是烦恼;后念不攀缘境界,就是菩提。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最尊贵、最高上、最第一的佛法,无住无往也无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都是从般若法中出生。大家应当运用大智能,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是修行,必定能成就佛道,转变贪、瞋、痴三毒,成为戒、定、慧三无漏学。

善知识!我这个法门,从一实相般若能生出八万四千种智能。为甚么呢?因为世人有八万四千种烦恼尘劳。如果没有尘劳覆盖,般若智能便能时常现起,念念不离菩提自性。悟得这个法门的人,自然没有妄念,没有思量、执着,不起诳妄颠倒,随缘应用真如自性,以般若智能来观照事物,对于一切诸法不执着也不舍离,这就是见性成佛。

善知识!如果想要进入甚深的一真法界及般若正定的人,必须修持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能见到自性。大家应当知道,这部《金刚经》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在经文里面已经很清楚地予以赞叹,不能一一细说。这法门是最上乘的教法,专为有大智能,有上等根性的人说。小根性小智能的人听闻此法,心里会生起疑惑不信。为甚么呢?就好比天龙在阎浮提降下大雨,城市村落都顺水漂流,如同漂流的枣叶一样。如果雨是下在大海中,海水不见增加,也不见减少。大乘根性、最上乘根性的人,听闻他人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能领悟理解,知道本性里面自有般若智能,这是经常运用智能观照所得,而不是假借语言文字而成。譬如降雨,不是从天而有,原是龙能兴云致雨,让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统统蒙受润泽。百川众流注入大海中,与海水合为一体,众生本性中般若智能也是如此。

善知识!小根性的人听闻此顿教法门,犹如草木一样,根性小的,如果被大雨一淋,就会全部倒下,不能继续生长。小根性的人,听闻大法的情形也是这样,他们原有的般若智能,和大智能的人并没有差别,为甚么闻此顿教法门不能开悟呢?因为他们执着邪见,所知障重,烦恼习气根深柢固,好象密云遮蔽了日光,没有风来把云吹散,日光就不能透现出来。般若智能,人人本来具足,没有大小之分,只因为一切众生自心有迷悟的不同所致。心有迷惑,向外求法,离心觅佛,不能悟见自性,这就是小根性的人。如果领悟顿教法门,不向心外执着修行,只在自己心中经常生起正见,自然一切烦恼尘劳不能染着,这就是见到自性。

善知识!对于内外境界都不执着,来去自由,能遣除执着的心,就能通达无我,没有障碍。能如此修行,便和般若经所说的没有差别。

善知识!一切经典、所有文字、大小二乘教、十二部经,都是因人施设的,由于智能本性,才能建立。如果没有世人,自然也就没有一切万法。由此可知,一切万法原是由世人所兴设,一切经书由于人说才会有。因为世人之中有愚有智,愚昧的称为小人,有智能的称为大人。愚昧的人向有智能的人请教,有智能的人对愚昧的人说法;庸愚的人如果忽然领悟理解、心地开朗,就和有智能的人没有差别。

善知识!一念不觉悟,就是佛也成为众生;一念觉悟时,众生就是佛。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宇宙万法都在自心之中。那么为甚么不从自己的心中直下见真如本性呢?《菩萨戒经》中说:『我人的自性本来是清净无染的。若能识得自心,见到自性,都能够成就佛道。』《维摩诘经》中说:『当下豁然开朗,返见自己本心。』

善知识!我在弘忍和尚那里,一听闻他说法,言下即便开悟,顿时见到真如本性,所以将此顿教法门流传广布,让学道的人顿悟菩提,各自观照自心,见到自己的本性。如果自己不能领悟,必须寻访大善知识,也就是理解最上乘法的人,直接指示正路。这善知识有大事因缘,就是所谓『教化示导,令众生得见自性』,因为一切善法能够由善知识发起的原故。在我人的自性中,本来就具足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如果愚迷而不能自悟,必须请求善知识的指示方能得见。如果能自悟见性的人,自然不须向心外求觅;如果一味执着『必须靠善知识,以期得到解脱』,那是错误的。为甚么呢?众生自心内原有般若智能可以自悟。如果另起邪见,迷自本心,颠倒妄想,心外的善知识虽然给予教导,也是无法得救。如果能够生起真正的般若观照,一剎那间,妄念即能完全熄灭;如果能识得自性,这一悟便可以直入佛地。

善知识!用智能观照,就能里外光明澄彻,认识自己本来的真心。如果认识了自己本来的真心,即是得到本来无碍的自在解脱,若得解脱自在,即是入于般若正定。般若正定就是一念不生,也就是对于所知所见的一切诸法,心不染着。这个『一念不生』,应用时能遍及一切处,却又不滞着于一切处。只要清净本心,使六识出六根门头,于六尘境中不起丝毫杂染妄念,出入来去自由自在,通畅自如,运用万端,无滞无碍,这就是般若三昧,就是自在解脱,这就叫作无念行。如果一味执着甚么都不去思考,当使心念断绝,这就是法缚,也叫作边见。

善知识!悟得无念法的人,万法都能通达,无有障碍;悟得无念法的人,即已亲见诸佛的境界;悟得无念法的人,已到达佛地的果位。

善知识!后代得到我这个法门的人,能将这个顿教法门,与见解相同、心行相同的人共同发愿信受奉持,如同事奉佛陀,终生精进而不退转的人,必定能达到圣人的境地。但是,传此法门必须传授历代祖师以来默传心印的咐嘱,不可隐匿宗门正法。如果不是同一见地、同一心行,而在其它宗派法门中修行的人,不得妄传,以免有损他原修宗派的传承,究竟是没有益处的,尤其更怕有些愚痴的人不能了解,诽谤这个法门,将使百劫千生断绝佛的种性。

善知识!我有一首无相颂,你们每个人都必须要记诵,无论在家出家,只要依照这首无相颂去修行就好了。如果不能自己修行,只是记诵我的话,也是没有甚么益处的。

听我说偈:

『说法通及自心通,犹如大日处虚空。

 唯有传授见性法,出世度众破邪宗。

 法本不分顿与渐,迷悟时间有快慢。

 只有此见性法门,庸愚的人不能知。

 说法即使万般异,合则理体仍归一。

 烦恼黑暗住宅中,时常须要慧日照。

 邪念来时烦恼到,正念来时烦恼除。

 邪正二相都不用,清净极至无余境。

 菩提本是自性觉,若起心念就是妄。

 净心处在妄心中,但正心念无三障。

 世人着要修佛道,一切法门都不妨。

 常见己过勤反省,就能与道相应和。

 众生各自有其道,各自修行不相妨。

 自离其道别求道,终身无法得见道。

 风尘波波度一生,到头还是自懊恼。

 想要得见真实道,行为正直就是道。

 自己如果无道心,暗行不能得见道。

 若是真正修道人,不见世间的过非。

 如果只见他人过,自己有过就是错。

 他人有过我无过,我责怪人自有过。

 只要自止责人心,就能破除烦恼障。

 憎怒喜爱不关心,长伸两脚自在卧。

 想要教导感化人,自己须有方便法。

 不使他人生疑惑,就是自性的显现。

 佛法本就在世间,觉悟不离开世间;

 离开世间寻菩提,正如费心求兔角。

 正见名为出世智,邪见名为世间惑;

 邪正二见尽扫净,菩提自性分明现。

 这首颂是顿教法,也称做是大法船。

 迷人闻法历多劫,顿悟只在剎那间。』」

六祖又说:「今天我在大梵寺说的这个顿教法门,普愿世间所有的众生听了之后都能实时见性成佛。」

当时,韦刺史与官僚、僧俗弟子听了六祖所说的法后,都有所省悟。于是大家同时向六祖大师顶礼,并且赞叹道:「太好了!想不到岭南有佛出世!」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问题解答:

一.如何认识自性般若?
二.如何体认缘起性空?
三.何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四.何谓「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
五.怎样转「贪瞋痴」为「戒定慧」?
六.怎样从般若中生出智能,灭却尘劳烦恼?
七、《金刚经》与禅的关系如何?
八.如何内外不住、来去自由?
九.所谓善知识,要具备那些条件?
十.无念法门,十种分别,何以无别?
 

    
一.
如何认识自性般若?
 
  佛教有所谓「三藏十二部经」,三藏是指经、律、论,统称大藏经。九千余卷的大藏经中,以《般若经》为数最多。如来一代时教,所谓「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在四十九年的说法当中,有一首偈语说:「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盘共八载。」《般若经》在佛陀的说法当中,就占了二十二年的时间,可见般若的重要。

在《六祖坛经》中,最重要的部份也正是〈般若品〉。因为所谓经,能称之为经的,以般若为贵。般若,内容深远,难以翻译得恰到好处,所以存其梵语而用音译。「般若」如果依照它的含义,虽然可以译为智能,但是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中文的智能,有善有恶,比方说,「绝圣弃智」的智,「智能」型的犯罪等,都含有非美善的意思,不能恰好与般若相当。所以为了保存般若的尊贵性,而保存它的原音。

般若,有三种:第一、文字般若,文字虽然不是般若,但是为了诠解般若,以方便引导众生,利益众生,使生起般若,于是施设方便言说,犹如舟筏,名为文字般若。第二、观照般若,依教奉行,行解相应,向当下身心世界加以观察,体验真理,犹如驾驶,名为观照般若。第三、实相般若,是般若的性体,离言说,绝文字,是众生本具,圆明寂照,不生不灭,犹如目的地,名为实相般若。依此实相般若,能出生诸佛及诸菩萨。因此,般若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自性般若就好象我们的老母。

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是谁?」

「释迦牟尼佛的母亲当然是摩耶夫人。」

有人这样子回答。这是错误的,摩耶夫人是悉达多太子的母亲,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是般若,因为要成佛,必须证悟般若,有般若才能成佛。所以,经典里讲:「般若者,三世诸佛之母。」又说「青青翠竹皆是妙谛,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宇宙之间,森罗万象,山河大地,一切都是从我们自性的般若所显现出来的。般若是我们的本体,从本体里面才能显现出宇宙的森罗万象。

在佛法里有很多不同的名相,初学者往往被这许多名相迷惑,而感觉佛法义理不容易深入。比方说:真如、自性、般若、实相、涅盘、菩提、法身、本性……等等,这些名相虽然名称互异,其实意义只有一个,就是指我们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本来的自我。现在我们常常说:「我喜欢、我悲伤、我的想法、我的意见、我认为」,这个「我」是假我;真正的我有不同的名称,在佛教里就把它说成是般若、实相、涅盘、菩提、法身、本性等,名词虽然不同,其实意义都是一样的。

说起般若,一般人并不容易懂得,所谓「般若自性无能喻,凡夫二乘不能测,等觉菩萨不能知,唯佛世尊独能了」。般若是诸佛证悟的境界,般若本来不可说,但勉强为了使大家了解般若,且依般若的层次略作说明。

首先从浅的方面来说,凡夫的般若就是「正见」,如果我们对于世间的道理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例如正见因缘果报、正见善恶业力、正见无常苦空、正见佛道永恒,这就是凡夫的般若。

比凡夫高一点的声闻、缘觉、罗汉等圣贤,他们所体会到的般若就是「缘起」;也就是认识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世间一切不能单独存在,都是由很多条件因缘和合而生。

比声闻、缘觉再高一点的,是菩萨所体会的般若,那就是「空」。空不是一般世间所谓一切皆无的空,空在佛教里面是一个很深的哲理。空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所谓「真空生妙有」,因为空才能有,宇宙世间因为有虚空才能容纳万有。

菩萨以上,要到佛才能真正悟到「般若」。般若就是我们的法身、真如,般若就是众生的平等自性。在般若、法身里,没有生、佛的名词对待,没有自、他的形象差别。所以经中又说:「平等性中,绝生佛之假名;真如界里,无自他之形相。」

有一个信徒问惟宽禅师:「道在何处?」以我们现在的话就是说:「般若在那里?」

惟宽禅师回答:「只在目前。」

信徒说:「我何以不见?」意思是说,我怎么没有看到,我不知道般若是甚么样子啊!

惟宽禅师回答道:「汝有我故,所以不见。」因为你有「我」的执着,所以不能见道,不能知道般若。

信徒又问:「我有我故不见,和尚还见否?」

惟宽禅师说得很妙,他说:「有我有汝更是不见。」

信徒一听,「有」上不能见道,于是赶快再问:「无汝无我,能够见道吗?」

惟宽禅师回答说:「无汝无我,阿谁求见?」意思是说,你我没有了,用甚么来见般若、见道呢?

我们从这一段对话里面可以知道,有我、有你,有对待,就不是般若;有众生、有佛,有差别者,也不是般若。唯有在大圆镜智中见到平等法身,见到真如自性,也就是能够把自己融会到真理、本体里面,才是般若风光。

古德又说:「若人识得般若性,春花秋月大地春。」假如我们能认识内在的自我,认识般若自性,就能懂得春天的花开、秋天的月明,真是无限美好的大地风光。

在《法华经》中的「穷子喻」、「衣珠喻」等,都在说明「自性般若」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但因一般人皆有「我」──我痴、我见、我爱、我执,因此见不到「自性般若」。

要如何认识自性般若?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我们求佛、求道、求般若,并不是要到灵山会上,也不是要到那个极乐国土,每个人都有自性的佛土、自心的净土,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自性,不能认识自己,光在外相上追求,那只有离道愈来愈远。学佛就是要靠自己,「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剔起眉毛观自得,何劳特地礼西方?」学佛要反求诸己,不要到外面去找,要找自己的般若自性,能够见到自己,就能成佛。
top

二.
如何体认缘起性空?
 
  前面讲到自性般若,般若有甚么用?般若就是要让我们认识、体证缘起性空。

所谓「缘起」,就是说: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

缘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间上的森罗万象,如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一人一物,乃至微尘沙砾等,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都将随着因缘分散而灭。因此,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现象「有」,都是缘起而有;因为缘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

缘起法说明:世间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没有因缘关系,一切皆不能成就。比方说,一个人生活在世间上,因为有农夫种田,我们才有饭吃;有工人织布,我们才有衣服穿;乃至出门,由于有公共汽车司机为我们开车,我们才能到达目的地。假如没有这许多因缘,我们就不能生存了。甚至于晚上在家里,只要打开视,就有精彩的节目可看,如果没有许多演艺人员表演,如何能有电视节目可看?所以,每个人能够生存,都要感谢因缘,感谢世间的成就。

缘起的定义就是:有「因」有「缘」,因缘和合而有「果」。世间上的一切都是因缘所生起,都离不开因果法则。因和果之间有一个缘,因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缘。例如,花的种子种下,去它能够开花结果,必定要有土壤、阳光、空气、水份、肥料等很多的因缘,才能开花结果。所以,我们能够生而为人,在过去生中,有宿世的因、宿世的业,现在到了人间来,还要有现世的缘,因缘聚合了,才能产生果。

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缘起法虽然深奥难懂,不过从因果法则的六条定律,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缘起性空」。

1果从因生:缘起的先决条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缘」,条件具足,才能生「果」。「因」是生起万事万物主要的、内在的条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缘」是外在的条件,能助因生果,是生果的间接力。所以,万有诸法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因缘,这就是「果从因生」的理则。

2相由缘现:「法不孤起,仗境方生」,这个「境」就是因缘,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所产生的假相,本身并无自性,所以「缘起性空」;由于无自主性,所以能随着缘生而现,缘灭而散,因此「相由缘现」。

3事待理成:宇宙万法的生起,固然是要有因有缘,但是在因缘果报的生起上,还有着普遍的理则,也就是因果的法则。譬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不能得豆,种豆不能得瓜。「如是因感如是果」,违背了这个「理」则,便不能成其「事」,所以说「事待理成」。

4多从一有: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一」就是只有一个,「多」就是有很多个;但是在佛教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甚至「多从一有」。譬如把一粒水果种子埋到泥土里,经过灌溉施肥,而后长大开花,结出一树累累的果实,这都是由一粒种籽而来。因此,佛教譬喻布施如播种,「一文施舍万文收」,其道理和「一粒落土百粒收」是一样的,这也正是「多从一有」的理论根据。

5有依空立:世间上的人,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空是没有。在佛教里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肠胃不空,我们怎么能生存?我们口袋不空,东西放到那里?世界虚空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安放?因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经》,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龙树菩萨《中论.观四谛品》中提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这就是「有依空立」的理论根据。

6佛是人成:佛陀悟道之初,曾经宣示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烦恼无明覆盖,因此不能证得;只要断除无明,拂尘去垢,开显佛性,自能证悟成佛,因此有所谓「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这就是「佛是人成」的最佳左证。

缘起性空正如拳头与手掌,五个指头合起来成为一个拳头,这叫缘起;放下来变成手掌,这叫性空。因为性空,所以才能缘起;因为缘起,故知本性是空。缘起性空的道理不容易懂,但是人生各种关系的存在,却都离开不了缘起性空的道理。
top

三.
何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根据佛教「缘起性空」的真理,六祖大师提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主张,也就是说,「一就是全部,全部就是一」。

在一般人的认知里,一切源于一,一并不代表一切;因为「一」只有一个,「一切」代表很多个。但是,在佛教里,认为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个不算少,万亿也不算多。例如一朵花、一粒微尘、一颗沙石、一个世界、一个宇宙虚空,都是称做「一」,孰大孰小?一般人总以为一朵花、一粒沙石、一个微尘很小,虚空很大,其实不是。我们说一朵花,从种籽种在土壤到萌芽成长,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阳光的照耀,还要有风来传播花粉,有空气来沃养成长等。可以说,这一朵花是集合了全宇宙万有的力量,才成为这一朵花;一朵花即等于一个虚空,跟虚空一样大。所以,在佛教里讲「微尘不算小,虚空也不算大」;又说「须弥纳芥子,芥子藏须弥」,这都是说「因缘有二法,实性则无二」。

其次,佛教讲「万法归一」,万法泛指宇宙之间的森罗万象。万法既归于一,那么,「一」又归于何处呢?一归万法。「一」是体,「万法」是相,「一」与「万法」就是本体与现象的互存互证。所以,一就是多,「一」与「多」不是两个分别的观念,而是同源同流的回环,一个宇宙有三千世界十亿国土,十亿国土三千世界也只是一个宇宙,所以说一多不异,一多不二。

佛教除了主张「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外,也讲到「剎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长」。剎那是佛教计算时间最短的单位,以现在的时间计算,大约等于七十五分之一秒,所谓「分壮一弹指,六十三剎那」,在零点零几秒这么短的一剎那,为甚么说不短呢?主要是因为在一剎那之间,我们也有可能证悟永恒。所谓永恒无边,是没有时空分别间隔的。

此外,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可是映照在水中,不管江、湖、河、海,乃至脸盆、茶杯里面,都会有月亮。又如电视节目,虽然只是一个人在电视里表演,全国几百万台的电视机,统统都可以收看,这不就是「一即一切」吗?所以,时间、空间在「一」的里面,都是非常统一、非常调和的。如果我们能够认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能够了解「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就能体会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你我都是互为关系的存在,我和你没有太多的距离,没有太多的分别,所谓天下都是有缘人,相敬相亲又何必曾相识呢?
top

四.
何谓「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  
  在佛教里,有一句话说「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这句话叫人很难了解,菩提是清净的正觉,为甚么清净的正觉又说是染污的烦恼?烦恼是妄想、无明,为甚么又说妄想、无明的烦恼就是正觉的菩提?怎么好的说是坏的,坏的说是好的?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把是说成非,把非说成是,这简直是非、好坏不分了嘛!

其实,在一般凡夫的认识里,有是非、好坏、得失、染净,但是在真如的自性里面,却是「生死自家明」,那有是非、好坏、得失的分别呢?那只是心上分别的名相罢了!

对于「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这么深奥的问题,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

菠萝是一种水果,当菠萝才摘下来,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只要你咬一口,「哎哟!好酸喔!」但是,经过了和风的吹拂、太阳的照射之后,你再去吃它,「哎哟!好甜喔!」菠萝怎么一下子从酸变甜了呢?这甜是从那里来的呢?是从酸来的。因此,甜和酸并不是两个东西,而是同一个。

同样的道理,烦恼和菩提也是一体不二的;迷了就是烦恼,悟了就是菩提,离开烦恼之外,别无菩提可求。因此,六祖惠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

烦恼和菩提又如海水与波浪,波浪因何而来?是由水而来的,离开了水,就没有波浪。波浪就等于烦恼,从汹涌澎湃的波浪里面,我们可以知道水的本性是平静的。所以,在烦恼的里面,我们知道它有一个清净的自性菩提。

烦恼和菩提也可以喻如黄金,黄金可以做成戒指、耳环、手镯等,假相上虽有种种的差别,但是黄金的本质则是不变的。我们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在五趣六道轮回,转来转去,时而天上,时而人间,时而地狱、饿鬼、畜生,但是这个清净的真如、菩提、自性,是永远不会改变,也不会损失分毫的。

众生因为有烦恼,因此流转五趣六道,却也要靠烦恼才能成就菩提。烦恼可以长养菩提,正如污泥里面可以生长莲花一样,因此,经云:「不怕妄想起,只怕觉照迟。」一个人能觉察出烦恼,就离觉悟不远了。所以,学佛的人不要怕烦恼,畏惧烦恼,重要的是,如何转烦恼为菩提。

我们要怎样才能转烦恼为菩提呢?有一个「哭婆变笑婆」的故事,说明苦乐、迷悟都只在一念之间。

有一个老婆婆常常哭泣,因为太好哭,大家都不称呼她的名字,而改叫她为「哭婆」。

有人问:「老婆婆!你为甚么喜欢哭呢?」

老婆婆说:「你们有所不知,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雨伞店的人做媳妇,每当太阳出来,就想到大女儿的雨伞卖给谁呢?没有人买雨伞,就没有生意了,她的生活怎么办?我不禁就要为大女儿哭。」

老婆婆又说:「我的二女儿嫁给卖米粉的人做媳妇,每当下雨,就想到二女儿的米粉没有太阳晒;没有米粉卖,就没有生意,那生活怎么办?你们说,出太阳我要为大女儿哭,下雨天则要为二女儿哭,我怎么能不哭呢?」

这一天,刚好来了一个出家法师,听完了老婆婆的话,就对老婆婆说:「老婆婆!你可以把你的观念改变一下嘛!以后当你看到太阳出来,就想二女儿的米粉一定晒干了,生意一定很好,一定赚了很多钱。遇到下雨天,你可以想雨伞店里的大女儿,雨伞生意一定很好,这样你就不用哭了。」

老婆婆一听:「嗯!观念可以改变吗?」

「当然可以!」

老婆婆观念一转,从此每当看到太阳出来,就为二女儿欢喜;下雨了,则为大女儿高兴,所以从此变成一个会笑的老婆婆,大家也因此改称她为笑婆了。

哭和笑只在一念之间,苦和乐也是在一念之间,圣和凡、迷和悟、佛与魔也是在一念之间。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无论遇到甚么困难挫折,只要懂得转念,情况就不一样了;假如遇到悲伤、忧闷、烦恼,只要心境一转,也没有甚么不能解决的事。所以,烦恼可以转为菩提,但是,重要的是在于当下一转,如果你不转,则烦恼是烦恼,菩提是菩提;你能转境,才能把烦恼转成菩提。

佛教虽然重视转凡成圣、转迷为悟。但是,在佛法里又有这么一个譬喻:铁链子可以锁人,金链子一样可以束缚人。意思是说,烦恼固然可以迷惑人,如果你执着了菩提,一样会成为障碍;烦恼妄想的乌云固然可以遮蔽心灵,菩提正见的白云也一样可以成为执着。因此,真正的悟道,真正禅的境界,铁链子的烦恼要舍,金链子的菩提也不能执着;烦恼妄想的乌云固然要把它去除,菩提正见的白云也不能执着。总之,学佛的人要能超越一切,超越自己;要能离开烦恼、菩提的两边,要在中道里面去安排人生。所谓不即不离,不空不有,亦空亦有,能够认识「缘起性空」,能够懂得「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烦恼与菩提无二无别,你能够在这个不二的法门里找到安身立命之处,那才是一个修道者真正的生活。
top

五.
怎样转「贪瞋痴」为「戒定慧」?  
  佛教是智信的宗教,不但讲究慈悲,尤其重视般若智能;唯有开发般若智能,才能把「贪瞋痴」的烦恼转为「戒定慧」的功德。因此,平常我们讲学佛修行,主要的就是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也就是转「贪瞋痴」为「戒定慧」。

贪瞋痴,称为三毒,是说对一切顺情的境界,生起贪得无厌的贪心;对一切违情的境界,生起忿怒憎恨的瞋心;对一切事理的法则,生起邪迷愚暗的痴心。这三毒是众生心理上最严重的大病,它是障碍佛道的根本烦恼;它像魔王,恼害众生的身心,毒害众生出世的善根,它是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本。因此,经典里面讲「心不迷不堕生死,意不烦不忧形质,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起不生业果」。可以说,凡夫众生有很多的苦恼,都是因为贪瞋痴的烦恼所引起的。

说起贪,我们可以看看这个世间众生的形象,走在路上,明明是一个已经喝过的空汽水罐子,他也要踢一踢,看看里面还有甚么东西?有这么一则笑话:嫁到都市为人媳妇的女儿,忽然听说乡下的老爸爸要来,为了表达孝心,就用罐子装了很多老爸爸最喜欢吃的芝麻糖,随他要吃多少就吃多少。

可是,当爸爸把手伸到罐子里面,却怎么样都拿不出来,女儿很着急,这样拿,那样拿,爸爸的手就是拿不出来。后来不得已,只好把罐子打破,一看,爸爸的手为甚么拿不出来?原来,他抓了一大把糖,手里面的糖太多了,拳头太大,糖果罐子的瓶口太小,所以拿不出来。

这个笑话说明,贪心是人性的弱点,贪心就是我们的根本烦恼。

瞋心,也是烦恼的根本,更是修行的一大障碍,所谓「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佛教把瞋心比作「火烧功德林」。

据说,有一个学道的人,每次打坐时,常有虱子来咬他。后来他就和虱子约法三章:「当我打坐,进入禅定的时候,你不可以咬我;等我出了定,我不修行的时候,你咬我,我会慈悲布施一点血给你吸。」

大家说好了,彼此也就相安无事。后来,有一天,跑来一只跳蚤,闻到这个学道者香醇的血,忍不住垂涎欲滴,准备好好饱餐一顿,虱子赶忙出来制止:「跳蚤!你不可以随便乱来,我跟这个修行人有约定,要等他出定以后,才能吃。」

跳蚤当然等不及,也不管甚么约定,一口就咬下去。这个修道者正在禅定之中,忽然有个东西咬他,心想:「你这个虱子不守信用。」一气之下,就把衣服脱下来,付之一炬,于是不管跳蚤也好,虱子也罢,统统同归于尽。而这个修道者因为生起了瞋恨心,道业也成就不了,正是「佛前多劫修供养,所积广大福德缘,一念瞋心才生起,尽焚彼福成灰烬」。因为一念瞋心,因此毁了自己。

唐朝时,权倾朝野的太监鱼朝恩,有一天问药山禅师:「禅师!请问你,〈普门品〉说『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剎鬼国』,甚么叫做黑风?」

黑风就是指烦恼、瞋恨的意思。

药山禅师听了这话,并不正面回答他,只是对着他说:「鱼朝恩!你这个太监,你问这个问题做甚么?」

鱼朝恩当时是朝中不可一世的重要人物,甚至连皇帝也要听他的话。不意药山禅师这么回答他,生气是可想而知,因此随即面露愤怒的样子。

这时药山禅师哈哈一笑,他说:「这就是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剎鬼国。」

贪瞋痴就像盗贼一样,日夜盘据在我们的心上,窃取我们的功德法财,障蔽我们的真如佛性,如果我们不转「贪瞋痴」为「戒定慧」,我们就永远受贪瞋痴的烦恼束缚。在三毒之中,瞋恚其咎最深,因此,佛教里面有一首偈语说:「面上无瞋是供养,口中无瞋出妙香,心中无瞋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

假如我们是经常为贪瞋痴所苦恼的人,不妨接受六祖惠能大师的指导;只要我们能开发人人本具的般若智能,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就能把贪瞋痴烦恼转成戒定慧,那么我们的生活自然会有另一番妙味了。
top

六.
怎样从般若中生出智能,灭却尘劳烦恼?
 
  在《六祖坛经》的〈般若品〉里,主要就是要我们从般若自性中生出八万四千智能,来灭却八万四千的尘劳烦恼,所以惠能大师说:「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能。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

在佛教里,我们常常听到「八万四千」这个数字:八万四千不一定不多不少就是八万四千,八万四千的意义,就是表示很多。

随代慧远大师曾对八万四千作了这样的批注,他说:「诸佛菩萨普度众生,有三百五十个法门,每一个法门里面,各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等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法门。每一法门当中,皆能降伏众生的四大(地、水、火、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如此就有二万一千个法门,这二万一千个法门又对治众生的欲、有、见、无明等四种毛病,于是二万一千乘四就是八万四千法门。」法门有八万四千,正好对治八万四千的烦恼。

其实,在工商发达、科技文明的现代社会里,现代人的烦恼应该不只有八万四千;可以说,时代越进步,增加的烦恼也越多。譬如,现代人出门乘坐汽车,万一汽车拋锚,真是「汽车者,气死人也」。有时乘坐公共汽车,左等右等,迟迟不来,等公共汽车也是好气人。因此,汽车虽然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但也增加了我们的烦恼。现代人利用电话传达讯息,本来是很方便的,但是用多了,难免也会受到电话的干扰,又增加了电话的烦恼。现代的人住公寓里面,像鸽子笼一样,不容易和大自然接触,公寓里面也有很多的烦恼。所以,现代人的烦恼,应该不止八万四千。

不过,前面说过,八万四千的烦恼,我们不一定要从数字上去认定,由于佛教的数字常常只是一种象征,离开数字之外,我们应该去领略它所要传达的真正意思。譬如,在佛教里,常常说我们要一心念佛、一心不二。为甚么要「一心不二」?就是不要三心二意的意思。上香要上三炷香,拜佛要拜三拜。为甚么?因为三炷香、三拜就表示对三宝的尊敬,是表示对三学、三慧、三种般若的重视。我们供佛要供四果,「四」是代表四圣谛、四如意足、四阿罗汉果。我们供菜要供六碗菜,「六」是代表六度。念佛连续七天,叫做打佛七,参禅连续七天,叫做打禅七,「七」就是代表一个周期。

此外,十回向表示十大愿:礼拜时,有人拜十二拜,这就表示我要效法观世音菩萨的十二大愿。念佛时,有人手持十八颗的念珠,表示十八罗汉;二十四颗,表示二十四诸天;三十二颗,表示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四十八颗,表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一百零八颗,表示一百零八大愿,度一百零八烦恼等。

佛教的数字不但蕴涵特殊意义,尤其学佛者若能借着法数名相深入佛教义理,不失为一大方便法门。兹以一到十的数字,举例说明:

一、一心求法。(一心:指如来藏心,即绝对无二的心性。)

二、二谛圆融。(二谛:第一义谛、世俗谛。)

三、三学增上。(三学:戒学、定学、慧学。)

四、四恩总报。(四恩:国家恩、父母恩、众生恩、三宝恩。)

五、五戒均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六、六度共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

七、七财具足。(七财:信、戒、惭、愧、闻、施、慧、称为七圣财。)

八、八道并行。(八道:正见、正语、正命、正念、正思惟、正业、正精进、正定,称八正道。)

九、九品同登。(九品:即九种等级──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

十、十愿圆满。(十愿:指普贤十大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总之,八万四千法门度八万四千烦恼,这只是以数字来象征、说明,其实心病还需心药医,我们的心能制造贪瞋痴烦恼的毛病,同样也能生出功德、智能,所谓「披毛因它成,成佛也由它」;学佛就是为了调伏这颗散乱的心,为了净化这颗染污的心,所以又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如果我们的自心能常生功德智能,自能灭却无明烦恼,是则当下即是佛国净土。
top

七.
《金刚经》与禅的关系如何?
 
  在《六祖坛经》里,惠能大师一再提到《金刚经》;《金刚经》不但与《六祖坛经》有很重要的因缘,与禅宗更是关系密切。

禅宗自六祖大师以后,分为「南顿北渐」,即所谓南宗禅与北宗禅。南宗禅是以《金刚经》印心,北宗禅则以《楞伽经》印心。六祖大师是南宗顿教的开教祖师,《金刚经》与他本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六祖大师最初在故乡岭南,就是因为听人念诵《金刚经》而契入佛法;后来到了黄梅亲近五祖,也是因为听五祖讲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茅塞顿开,彻悟本自清净的自家面目,于是受五祖弘忍大师传法印心,成为禅宗六祖。《金刚经》从此取代了达摩东来以「《楞伽》四卷,可以印心」的传统地位,并为中国禅学开启了历久不衰的黄金时代。

讲到《金刚经》与禅的关系,首先应该对《金刚经》做一番认识。《金刚经》总共有五千多字,主要的宗旨在于说明「空」。所谓「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这个「无」就是「空」。但是空并非世间一般所谓甚么都没有叫做空;「空」是建设「有」的,空是涵盖空有不二的无,这个「无」的「真空」,才是真正最究竟的般若宗旨。

说到禅,禅是甚么?禅是自我,禅是生活,禅是艺术,禅是幽默,禅是我们的自心本性,禅是无。所以,禅宗所表达的境界,也是一个「无」字,与《金刚经》的主旨可以说非常的契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如果能有一点《金刚经》的般若,有一点禅的幽默、禅的自然,生活就会有不一样的风光。就如同在菜里放了盐巴,菜的味道就会更加美味可口;又如在客厅里插了一盆花,顿时能使满室生香,增色不少。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生活里有般若、有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般若,则心中充满愚昧、妄想、颠倒、执着,那就是苦恼的世间;假如有了般若,就好象有了光明一样。在佛教里面讲般若光、智能光,光能照破无明、黑暗、烦恼。有了禅,生活就能自然、洒脱、自在,就不会紧张、烦恼。所以,有人说:「若将禅心过生活,何愁烦恼不能了?」

在《金刚经》里的经文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为甚么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因为我们的心虽是一个,可是这一个心如《大乘起信论》说「一心开二门」,也就是说众生与佛本具同一心性,但因无明妄动而有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的相状,因此就有一种是真如心,一种是妄想心、生灭心、无明的心。

我们平常生活在妄心里,日夜攀缘五欲六尘,充满无明妄想,念念生灭不已;过去的心已灭,现在的心念念不停,未来的心未生,所以说三心不可得。

过去有一位德山禅师,他在北方听到南方弘扬禅宗的顿教法门,特地做了一部《金刚经》的疏钞,想要批驳「顿悟成佛」的说法。

当他带着《青龙疏钞》南下,在路上肚子饿了,见到小店里有一个老婆婆在卖茶点,德山禅师上前要买点心充饥,老婆婆说:「禅师!你担子里面装的甚么?」

「我担子里挑的是《金刚经》的批注。」

「你是研究《金刚经》的呀!我有一个问题请教你,如果你能回答得出来,今天的点心就由我供养。」

德山禅师一听,一个老婆婆能有甚么了不起的问题,就说:「好!你请问,有甚么问题啊?」

老婆婆说:「禅师!《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禅师:现在你要吃点心,是点的甚么心呢?」

德山禅师被这个老太太一问,哑口无言。

所以,禅不是从知识上去理解的,它是透过修行证悟,是从生活里获得的体验。

在战乱时,有一团军队,到一个寺院里抢劫,寺院里的出家人看到盗匪放火烧房子,纷纷跳到佛殿的屋顶上。

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中,住持快川禅师就问这许多参禅的人,他说:「你们大家赶快加紧用功,我现在问你们一个问题:『在熊熊大火当中,我们如何大转法轮?』」意思是说,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如何才能把握自己,安住身心?如何能够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快川禅师逼着大家,「快参!快参!」正在大家犹豫的时候,快川禅师就说:「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

所以,参禅那里需要找山明水秀的地方,只要把心里面的妄想、无明、烦恼熄灭下来,在大火里面也可以转法轮,在大火里面也会感到身心清凉。所谓「心若起时,不随它起,起心自觉;心若去时,莫随它去,去心自觉;心若住时,莫随它住,住心自觉」。

因此,我们在生活里面,「若自了了自知,不住一切处,即明了了尽本心,亦名了了尽性」,这就是所谓「无所住心,无所生心」。在佛门的证悟上讲,这就是证到无生法忍。所谓无生法忍,就是不生不灭,不会受世间的无常颠倒。我们悟道以后,禅的这一「无」,就可以说是无限、无量、无边,也就是让我们进入到无限的世界、无边的空间,乃至超越时间、空间。所以《金刚经》也好,禅也好,主要的就是要我们能够超越。
top

八.
如何内外不住、来去自由?
 
  《金刚经》讲到「无住生心」,我们的心平常住在甚么地方呢?住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上面。我们的心一天到晚攀缘外境,不是喜欢各种美色,就是执取各种声音、各种味道。在《六祖坛经》里,惠能大师说,我们的心不但不要让它住在六尘上,而且要不住内,不住外,任它来去自由。

心要如何才能不住内,不住外呢?六祖大师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所谓菩提,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菩提是不假外求的。我们现在讲求知识,知识是对这个世间的现象界做种种的分别了解,而禅、般若、智能,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求,去开发。例如禅宗的禅师们,你看他打坐的时候,闭起眼睛来,不看、不听,心不向外攀缘,但是他心内的世界比心外的世界更广阔,更逍遥,更自在。

所以,讲到「道」,六祖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悟,也不是靠打坐就能够开悟,而是要用心。心好比明镜,久被尘劳、垢秽污染,当我们把垢秽慢慢擦拭后,清净的心光自然就会显现出来。因此,六祖大师说参禅不在打坐,禅不只是坐。打坐当然是静心,是一种精神集中、意志统一。打坐对于我们的健康、养性、参禅都有帮助,但是,开悟不是绝对靠打坐。所以,六祖大师又说:「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原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课?」禅不在坐卧,禅要用心体会,所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心里一悟,宇宙、世界自然会有另一番不同的风光。

平常我们的生活都是向外面贪求,不知道自己心里有宝藏。所以过去有一位禅师说:「我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点绘意,无一点彩色,画也画不成,偷也偷不得。其像本自人,清净非佛身,虽然是一身,分身千百亿。」这意思说的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就是我们的禅心。所以,《六祖坛经》主要就是要我们找回自己的心,找回自己的真如自性。

我们的心在那里呢?《楞严经》讲到阿难尊者「七处征心」,就是找他自己的心在那里。这是佛陀为了破除阿难的妄想缘心,使他的妄心无所依止,因此就阿难尊者所说心在内、心在外、心在中、心在无着等七处,一一予以论破,以显此心遍一切处,无在无不在的妙净。

我们每个人本自具有的真心,不但无所不在,无所不遍,而且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因此,六祖大师不但要我们找回自己的真心,而且要能不住生死,不住涅盘。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所谓不住生死,就是要有般若的智能,超越轮回生死;所谓不住涅盘,就是要有大慈大悲,服务人间,救度众生。也就是要悲智双运,体悟中道。唐末五代的云门文偃禅师,曾经参学于睦州(浙江建德)的道明禅师门下。当他前去参学的时候,就在他从外面一脚正要跨入门槛时,道明禅师出其不意的用力把门关上,云门大叫:「唉哟!好痛喔!」

道明禅师说:「谁在喊痛啊?」

云门禅师答道:「老师!是我。」

道明禅师问:「你怎么痛啊!」

云门禅师回答:「我脚在里面。」

道明禅师又问:「脚在里面,那你人在那里?」

云门禅师答道:「我在外面。」

道明继续再问:「你人在外面,脚怎么会在里面呢?」

云门这时候忽然觉悟到,原来本性是没有内外之别的。

世间的内外、你我、善恶、大小等,在禅者的眼中,都是虚妄对待的;凡夫众生因为有这些内外的分别假相,所以被虚妄对待紧紧束缚,无法超越,就会痛苦。因此,六祖大师说,我们的心要不住内,不住外,如此才能来去自由,才能遍住一切处。
top

九.
所谓善知识,要具备那些条件?
 
  在《六祖坛经》里,六祖大师一再地教诫信徒、弟子要亲近善知识;善知识是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的人。

在佛门里,通常把师长们称为「善知识」。此外,同参道侣、护法善信,都是修学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善知识。

《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于求道过程中,共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形相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都可以称为善知识。

在修持的道路上,善知识对我们有莫大的影响力,因此经典里譬喻善知识如大地,可以承载长养我们;如高山,可以为我们依靠;如乳母,可以守护我们,不令作恶;如良医,能医治我们种种烦恼病苦;如勇将,能灭除我们一切诸恐怖;如船师,能令我们度越生死瀑流。由此可见善知识的重要。

佛陀就是一个伟大的善知识、伟大的教育家;佛陀时而讲空,时而说有;时而论相,时而谈性;主要的就是为了接引不同根机的众生所施设的权巧方便。

六祖惠能大师也是一个伟大的善知识、伟大的教育家。六祖大师对弟子的教育,有时候委婉曲折的予以开导,有时候则施予当头棒喝的教育,这也是善知识。

因此,所谓善知识,有时候不一定全然用慈悲的爱来摄受你,有时候也要用力量来折服你。如同一个小孩子,需要母亲的慈爱呵护,也需要有父亲的威严教导;严厉就是力的折服,慈爱就是爱的摄受。世间上的万物,固然需要春天的和风、夏天的细雨,才能生长;但是,有时候也需要秋天的霜、冬天的雪,才能成熟。因此《禅林宝训》有两句话说:「姁之妪之,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熟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使万物孕育、成熟。

同样地,在佛教里面,我们亲近善知识,并不是一味的要求慈爱,禅宗说,打骂是教育,有时候威严的呵斥,也是一种教育。因此,一个善知识的条件,要有功德心,要有供养心,要有宽容心,要有慈悲心,要有智能的心,要有教育的心。善知识自己对佛法要有体证,要能通达如实的真如自性,要有慈悲、怜悯的心,要能方便权巧地为我们演说佛法。这就是惠能大师告诉我们,做一个善知识应有的条件。
top

十.
无念法门,十种分别,何以无别?
 
  在《六祖坛经》里,惠能大师传给我们一个证悟的法门,这个法门叫无念法门。

念,就是分别;无念,就是不分别。在《六祖坛经》里面,讲到十种分别,这十种分别如何把它调和起来,让它没有分别。有时候,看起来是两个极端,例如「有」和「空」;但是在无念法门里面,「有」和「空」不是两个,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真空生妙有,妙有即真空。把这两个极端调和起来,就是无分别。

现在我把这十种无分别,一一做个介绍:

◆顿渐无别:禅有「南顿北渐」之别,「顿」就是即刻开悟的顿超法门,尽管你是一个凡夫,一样可以立地成佛;「渐」就是慢慢的修,慢慢的学,是逐渐、逐渐地明心见性。好象学生读书,有的是天才儿童、资优生,他可以跳级,不必逐年晋升;但是一般人就必需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读完初中,然后才可以上高中。

不过,在佛法里,无论顿、渐的根性,在我们的真如自性里,所谓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都能见性。所以,在《百喻经》里有个故事说:有一个村庄里缺水,必需要到五里路之远的地方去挑水,大家觉得路好远喔!这一担水得来不容易,于是就向长官反应。后来,长官说:「以后我们这一条路的名称不要叫五里路了,就叫三里路好了。」村庄里的人听了都好高兴,心想:「以后再也不必走五里路,只要走三里路就可以有水喝了。」

其实不管五里路也好,三里路也罢,都是一样那么远。因此,即使「顿」根的人,也不能以为「善小而不为」,还是需要聚集很多的大善小善;就是开悟了,也还是要修行。至于渐修根机的人,当然更要积功聚德,如此才能功果圆满。

◆迷悟无别:惠能大师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这是说,人有迷悟,法没有迷悟。

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公公,有人问他:「你几岁了?」

他说:「四岁。」

「胡子都白了,怎么才四岁呢?」

「我确实四岁,因为我信仰佛教,追求真理才四年,我觉得这四年的人生才有意义,所以我说四岁。」

过去的几十年岁月,因为迷而不悟,因此对老公公而言,这样的岁月毫无意义。不过,迷和悟其实并没有分别,迷悟只是正反的两面,由迷才有悟,迷悟无别不是胡涂,不是笼统,而是一种超越。

三湘才子张剑芬居士曾作一对联:「迷即众生悟即佛,二不成双一不单。」实是深体「迷悟无别」之妙的佳句。

◆智愚无别:惠能大师说:「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世间上的人,有的人很聪明,很有智能,有的人愚痴无智,其实,本体则一。尽管怎么样的愚笨,只要有心,人以一知,我以十知,能够多用一点工夫,总是能成,所以说「智愚无别」。

◆邪正无别:在世间上,有好人、坏人,有善恶、邪正等分别;但是在真理里面,所谓「法无善恶,善恶是法」,有时候,是佛法的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是佛法,例如:金钱本身没有好坏,使用不当,钱财是罪恶的根源;使用得当,可以造福人群。又如感情,处理不当,造成烦恼、痛苦;处理得当,则慈悲普爱世间,这也是对人间的一种贡献。所谓「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成邪」,人有正邪,法无邪正。

◆净秽无别:禅宗有一则公案:赵州禅师和徒弟文偃禅师为了信徒供养一块饼,师徒决定打赌,看谁把自己比喻成最脏最贱的东西,谁就赢得这块饼。

「你是师父,就由你老人家开始比吧!」文偃禅师说。

赵州禅师说:「我是一只驴子。」

文偃禅师接着说:「我是驴子的屁股。」

赵州禅师又说:「我是屁股中的粪便。」

文偃禅师不甘示弱地说:「我是粪便里的蛆虫。」

赵州禅师无法再比喻下去,反问道:「你这蛆虫在粪便中做甚么呀?」

文偃禅师回答:「我在粪便里避暑乘凉啊!」

《般若心经》云「不垢不净」,《维摩经》亦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骯脏的污泥也能长出清净的莲花,因此,清净和污秽是一如不二的。

◆人我无别:人活在这个世间上,有很多的苦恼都是从分别人我而来的。我们常常会计较这是我的,那是你的;这是我喜欢的,那是我不喜欢的。由于有这种种的妄想执着,因此产生苦恼。所以我们应该了解,人我相互存在的关系,例如,这个世间上如果没有人,只有我,谁供应我生活所需?因此人我之间应该相互助成,因为人我无别,人我是一体的。

◆道魔无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说即使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只要有一念悔心向善,也能转魔成佛。当初佛陀座下的弟子鸯伽摩罗,过去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恶人,但在真理之前,只要一信佛,马上成为大善人;三迦叶(优楼频楼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本来都是有名的外道,但是被佛陀道德的力量摄服以后,也可以转魔成佛。因此,一个人罪恶不可怕,迷惑也不要紧,只要懂得转念,就能转迷为悟,转邪为正,转恶为善。

◆是非无别: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是非分别太强烈,就有斗争,就有痛苦。是非,其实只是立场的差异、看法的不同罢了。我们处理是非的态度,所谓「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只要我们能够不怕是非、不传是非、不说是非,管他是是非非,我一如也,是非自然止于智者。

◆爱瞋无别:「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爱与恨常常纠缠不清,有的时候,两个人今天爱得难分难舍,明天却势如水火;有时今天恨他恨得要死,将来不一定需要他的帮忙。因此爱恨不要太强烈,何妨「禅心一任娥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瞋」。

◆世出世间无别:佛教有世间与出世间的生活。有的人太过强求出世的生活,因此显得枯寂无趣。其实,太过执取世间的五欲六尘,固然欲壑难填;过份排拒,则不免冰冷空洞。所以,最好能将世间、出世间调和起来。平常所谓「生活佛教」,就是要用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也就是一样在世间生活,只是把佛教出世的思想,无边深广的悲智运用在救度众生的事业上。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生活是在于我们处理的,我们要过超越的生活,不要被生活牵着鼻子走。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虽是在世间生活,而能不为世间所执,不为世间所迷,这就是禅宗六祖大师要我们过的一个「有无不二」,无分别、无念法门的生活。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呵呵,兰海师兄给大家《坛经》经的这么好的讲解,随喜赞叹~~~~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TOP

发新话题
最新文章


主页【电子禅国际】 论坛【电子禅论坛】 最新【电子禅最新】 赞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