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禅国际__您我的精神家园
 21 123
发新话题

请教善知识

请教善知识

听元音老人开示说,外境即是自性的显现,心境一如。最近却看《传心法要》上说 认境为心等于认贼做子。
《坛经》上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成一切相即凡夫,离一些相即佛。”
而又听别的禅师说要“物我合一”即然离一切相,如何“物我合一”

此外,我教讲究戒,定,慧 此三学的修行。而据我对禅的感悟,“定”是一种心如金刚磐石,刀枪不入的境界。而“慧”是一种“心无所住的”如空中浮云,活泼灵动的境界。我不知道如何把这两种不同的境界摄入一体。
末学愚昧,对此不解,请教各位善知识。
静以修身 简以养德
认贼做子

毗舍浮佛说得好:「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妄心本来无,因外境而有,什么境呢?一切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境,名叫六尘的境,有境就有心生起。

譬如见到黄金,黄金是属于色尘的境,见到黄金,有人生起贪心,又或者有人生起一个布施的心; 又例如听到毁谤你的声音,你可能生起一个瞋心;如果听到赞叹你的声音,你又可能生起一个欢喜心;闻到饭的香气,你又会生起一个想吃饭的心;见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立即生起一个厌恶的心,如果这个人离开,厌恶的心又立即消失。

所以境生则种种心生,这一个境生这一个心,未有境之前,这个心本来无,本来就是空,因境而有心;境灭,心亦灭,又是空。

所以,无论我们生起什么心,都不是真实的,如果是真实的,他不须要因外境的因缘而有生,因外境灭而有灭,所以这个心叫做妄心。

妄心之所以成为我们的祸患,皆因我们不知道是妄,既然不知道是虚妄,就执以为真,认这个妄想心为我的心,叫做认贼为子,不知有真心,于是我们的真如心,就埋没在妄想之中,妄想又会令我们造业,造了业之后,就要受生死轮回的果报,所以,妄心是我们受生死轮回的根本。


心境一如

傅大士谓:「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性处,只这语声是。」这一首偈是讲我们的佛性。

「夜夜抱佛眠」,我们睡着的时候,佛性并没有离开我们;「朝朝还共起」,我们起来的时候,佛性如如不动;「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无论行住坐卧,我们的佛性就像我们的影子般,不会离开我们一纤毫。虽然佛性没有离开我们,但是我们就忽略了自己佛性的存在。用甚么方法可以观到自己佛性的存在呢?「欲识佛性处,只这语声是。」只要你从自己的谈话,与及从一切声音之中,返观一下能讲说话的、能听声音的,究竟是谁?你就观到自己的佛性。

临济老人又说;「说法底人,听法底人。」人,亦可以解作心。说法底、有一个心;听法底、又是有一个心。说法的心当然在动,但说法底、那个心不动。听法的心又是动,但听法底、那个心不动。不动就是如如,如如即常住真心。所以临济老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老人家真是讲得非常透彻。

为何古人修行,多有成就呢?因为古人念念都是道,步步无生,所以一言半语就悟道。现在的人,不肯守戒律,又喜欢打五欲六尘的妄想,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就是世间学问也不能够集中精神思考,更何况出世间的道。

昔日,赵州老人见有人来参学,他老人家就说;「吃茶去。」那个人就开悟。云门祖师见有人来参学,就举起一个胡饼,那人又立即领会。所以有赵州茶、云门饼,这两个公案。

眼见物之时、耳闻声音之时、一饮一食之时、一动一静之时,只要不落分别,那就是本来心。如果你一落分别,自性的心光,就沿着色声香味触流了出去。所以古人见物就明心,闻声就悟道,悟了道之后,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例如其它佛国土现在下了多少滴雨,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因为宇宙间每一件物,都不离开自己的心。

法常禅师初见马祖,请问马祖:「如何是佛?」,马祖答:「即心即佛。」他就悟道,悟了道之后,修行用功,临命终时,他的弟子陪伴左右,他正想讲开示的时候,突然听到松鼠叫,法常禅师谓:「即此物,非他物。」言毕,他就圆寂。

即此能听的,就是我们的真如心,所以,有那一件事物离开你的心,又有那一件事物不是你的心呢?

所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就是指从虚妄的事事物物之中,从自己的一举一动之中,当下就觉悟到自己的真如心,真如,就是佛法。不过,如果你染着世间法,就迷失真如佛性,见世间法,而不染着世间法,才觉悟到真如佛性,那时,你才可以开大口,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节录http://www.masterhinlun.com.hk/heartwordfram.htm

应无所住(定,离相)而生其心(慧,妙用)

颂曰:
用心恰恰无,
无心恰恰用,
恰恰用心时,
恰恰无心用。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阿弥陀佛,赞叹兰海站长,^_^

大象赞曰:

迷时根尘皆外境,人境两分苦无穷;
悟后心物本一家,大千轮回念念生;
真心为体妄心用,妙有从不离虚空;
慈悲觉照无贼子,极乐自在放光明;

TOP

I hope you can understand

Please think about the water, it has three kinds of state: air, water, ice.

Can you get it?

TOP

本身也许是水 可以什么什么
后来贪 痴 什么什么 变冰了 就不能什么什么
只是一些个人想法,只是一些个人想法而已

TOP

阿弥陀佛
赞叹coming师兄拿水来做的比喻,让我们不要执着任何事物啊。
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TOP

时空/逍遥师兄所讲述的自己的这种情况净空和尚也多次的讲解过,唯一的办法就是最好只听一师之语,按照一师的讲解来认真的死心塌地的不惑的修行则肯定有成就,不要听多师之语,就如你站在十字路口,要去面见佛陀,但是有四位法师分别告诉你要往东、南、西、北四个不同的方向走,那你要怎么办?贪多嚼不烂啊,这是自古以来大德们修行成就的箴言啊。希望仅听一师之语,按照佛陀的经教和此师的教导认真修行则此生无憾!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TOP

依法不依师。

佛佛道同。

以佛经来鉴别。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听了大家一席话,豁然开朗。
不知 coming 兄是否心通 怎知我近来在家闭关修炼英语。
放假在家闲着,一中医要指点我学《易经》可我已归依佛门,不知道能不能学外道的东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26 20:13:29编辑过]

静以修身 简以养德

TOP

学易经能了脱生死嘛?  

王舍城师兄妙语——修行人有三个“没时间”:
作者:huyg(xxx.xxx.xxx.xxx) 2004/07/26 13:13   字节:977 点击:18次 帖号:65872
当前论坛: 般若论坛[cluby.xilubbs.com]   互换联接:爱元彬吗?来这吧  

我的一个同学,大学毕业七天,在长春南湖游泳时死掉。
我的一个同学,过量饮酒得脑血栓,今春自行用药化栓,未出一个月死掉。
我的一个同学,杀人后失踪,至今生死不明。
我的一个姨夫,春天走到农田,栽到水坑中死掉。
我的一个邻居,走出大门,一头栽地死掉。
我的一个同学的妹妹,白血病,我看她时脸红雪白,不久死掉。
我的一个亲戚,躺在病床上,一口水没喝完,死掉。余水顺口角流出。
……
死亡时时在身边。所以,修行人有三个“没时间”:




一、祖师宏文大论尚未读及,所以没时间看胡说八道的东西。
二、世间外道邪说多如牛毛,所以没时间批胡说八道的东西。
三、佛教修证方法千千万万,所以没时间学胡说八道的东西。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21 123
发新话题
最新文章


主页【电子禅国际】 论坛【电子禅论坛】 最新【电子禅最新】 赞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