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禅国际__您我的精神家园
发新话题

[jpg]心淨國土淨

[jpg]心淨國土淨

[IMG]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library/ebook/chantalk/Images1/L097.jpg[/IMG]

心淨國土淨

有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每天都從自家的花園裏,採擷鮮花到寺院供佛,一天,當他正送花到佛殿時,碰巧遇到無德禪師從法堂出來,無德禪師非常欣喜的說道:「你每天都這麼虔誠的來以香花供佛,依經典的記載,常以香花供佛者,來世當得莊嚴相貌的福報。」

信徒非常歡喜回答道:「這是應該的,我每天來寺禮佛時,自覺心靈就像洗滌過似的清涼,但回到家中,心就煩亂了,我們一個家庭主婦,如何在煩囂的城市中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呢?」

無德禪師反問道:「你以鮮花獻佛,相信你對花草總有一些常識,我現在問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鮮呢?」

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鮮的方法,莫過於每天換水,並且於換水時把花梗剪去一截,因花梗的一端在水裏容易腐爛,腐爛之後水份不易吸收,就容易凋謝!」

無德禪師道:「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樣,我們生活環境像瓶裏的水,我們就是花,唯有不停淨化我們的身心,變化我們的氣質,並且不斷的懺悔、檢討、改進陋習、缺點,才能不斷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糧。」

信徒聽後,歡喜作禮感謝說道:「謝謝禪師的開示,希望以後有機會親近禪師,過一段寺院中禪者的生活,享受晨鐘暮鼓,菩提梵唱的寧靜。」

無德禪師道:「[U]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脈博跳動就是鐘鼓,身體便是廟宇,兩耳就是菩提,無處不是寧靜,又何必等機會到寺院中生活呢?」[/U]

 

古德說:「熱鬧場中作道場」,寧靜,只要自己息下妄緣,拋開雜念,那裏不可寧靜呢!深山古寺,如果自己妄想不除,就算住在深山古寺,一樣無法修持,禪者重視「當下」,何必明天呢?「[U]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亦涼[/U]。」即此之謂也。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版主提供的三篇都是不错的作品,丝丝入扣,随喜赞叹~~~~~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TOP

阿弥陀佛!

TOP

佛法只在生活中[ZT]

生活中不能没有佛法 佛法本来无处不在 溶于生活。我只是明白此话的意思,而在生活中却是空白一片。学佛是学佛 生活是生活,尽管嘴上不承认,行动上已经把佛法和生活分开了。在工作 家庭 生活琐碎中,言谈举止无一不是“我”在起作用,偶尔几句佛号或佛经的话语,短暂的压住了自己,很快又忘乎所以,闲暇时谈起佛法,又是一套理论 口舌不休。坐下来静思,这不是修行,知道自己的路没有找到,心中总有欠缺的东西。于是走南闯北在寺院中开始了我的寻找,有时也不知道在找什么。名僧高师见了很多,总是不称心。终于有一天又回到了家。或许是有一颗想修行的心,或许正是这颗心才带来了以后的缘。当我不在去想什么的时候,偶然的认识了位老居士,正是她给了我一条宽广无边的大道。虽说我也在心外求法,可也算是一个开端,没有这个经历也不会有新的开始。老师从不收弟子,她说,她不要世间的名分,修行到了自然知。但对于每一位真正学佛的人总是投入全部的身心精力帮助指导,语言简单通俗,就象拉家常,道理无比圆通圆融,无一不融会在佛法佛经中,生活 家庭 工作 灾难 病痛无一不用因果解的明明白白,只要照着她所讲的去修去做,天大的难事迎刃而解。她又那样的谦恭随和,就想慈母一样,正是这种言传身教在感动我。一个不识字的人,却把佛法讲的如此圆通,运用的如此自如,度化了无数的众生,,对名利一丝不沾,我庆幸自己遇到了高人,就此开始了我的修行路,从生活中去寻找内心的那分答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老师身边已有两年多了,自己实实在在的看到了自己的大变化,也明白了以前的路走差了走偏了。[U]佛经中的每字每句都不应用我当时的认识和思想去解,那是大不敬,只有在实践中在生活上在做人的改变过程中才能有所体悟[/U]。正是那句话,佛经是要悟的。悟,决不是用现在的脑袋去想去分析文字的意思,而是实在的做。 以前觉得做人难,改变更难,现在看又错了。[U]修行就是要从做人开始从改变自己开始[/U],而我以前只想修佛,却丢掉了做人的基础,没有走修行的路,把自己直接放到了菩萨的位置上。既然投生人身,就的把人做好。老师讲,把人做好了,就会明白因果。 两年中,佛经中的一些词语,在内心也似乎找到一些解释。以前只知道要发菩提心,落实在生活中又是怎样呢;学雷锋。雷锋的言行举止无一不是真诚 忠正 无私 慈悲之心,没有自己的私心贪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家为社会,看看雷锋日记就知道那是什么境界,也是代表佛法的实相。既自觉又觉他。在生活中,菩提心就是大公无私的心,就是忠正 真诚 慈悲心的总称。这也是佛法在世间的行,这就是菩萨道。 法是正,世间的一切正气 正义 正理都是佛法的运用,而不仅仅是一个名词。佛法不离世间,谈空论性,又何尝知道真理长得什么模样?本来是空,而言行举止无一不是用佛法来指导,在待人处事中又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就是“有”。做到了才能谈,做不到而去空谈,那是我慢,是大不敬。 具足出离心,这种出离心就是责任心,是承担 面对和容下,然后是了结。[U]时时处处都要有责任心,尽心尽力尽责任,放下自我付出真心解决问题,就无烦恼,没有烦恼才可出离[/U]。出离心不是离开这个世间,而是在世间却不被私心贪心世俗心所污染,更是要面对世间完成责任 还债报恩,这才是出离。 这一切无不是老师的指导,我仅仅知道一点点,但也足够我走一生的路。 老师说,今世的佛法,《华严经》是路,要修心,要普贤行。《楞严经》是法,《无量寿经》是修行的果。[U]要修德,也只有在做人中才能修德[/U],大德之人才可悟出佛法的真谛。 阿弥陀佛。


[此贴子已经被兰海于2004-4-22 8:40:09编辑过]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发新话题
最新文章


主页【电子禅国际】 论坛【电子禅论坛】 最新【电子禅最新】 赞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