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禅国际__您我的精神家园
发新话题

[分享]无云师兄的学禅心得

[分享]无云师兄的学禅心得

学禅不轻因果          [em19]作者:无云

   多年前曾听 师父说过:「整个宇宙内部的各种运作,都是靠因果律来维系。」所以宇宙中无数的星球,从诞生到毁灭、消失,都有一定的规律来运行,过去如此,未来亦如此。
    看人类从生命的诞生、堕落到结束,再回到诞生,亦莫不是在因果律中轮回循环。佛陀在菩提树下所悟到的这个生命过程,就叫十二因缘。
    我们人人又何尝不都是活在因果里,种甚么因得甚么果,烦恼来自错误,毁灭来自罪恶。然而我们又怎么能确定自己的想念和行为,不是属于错误或罪恶的范畴呢?所以必须要具备「正见」,否则很难察知自己是对是错,尤其是修行人。
人人都会犯错,实际上,不知自己错在哪里的占绝大多数,而故意犯错只是极少数。因此在学禅的人而言应该要大量包容别人,不要介意,因为这世上拥有正见的人毕竟太少了。可是修行人就不能不去了解何谓正见?何谓邪见?否则如何自我修正、自我净化,进一步如何庄严佛土、成熟众生?
师父在学禅的四个基础里提出「存诚、行正、尽责、感谢」,在幸福之道有「幸福的条件」,在无漏行有「八正道」等等,都讲得非常清楚,以上皆为正见。如斯了解,如斯坚持,如斯实践力行,正因必得正果。
我们学禅的人,尤其是安祥禅,因为有 师父的传心,所以可很快地令弟子们尝到法味。虽然如此,但据我所知,弟子们能否拥有安祥,也与 师父有绝对的关系。既使是安祥深深的老修行,如果违背了 师父的教诲,偏离了中道,安祥就会很快退失;既使拥有神通,也不过是活在自以为是的幻觉当中,那不是正法。
所以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绝不能轻视因果,更不可毁谤因果。既使澈悟,依然是要顺应宇宙的因果法则。
古德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何以如此?菩萨知道因果律的严苛是毫厘不差,善因必得善果,恶因必得恶报,故不敢乱来。而一般凡夫,很多人认为谈因果是迷信,是胡说八道。也有人虽然相信因果,但却心存侥幸,以为天不知地不觉,其实早已在八识田中留下纪录,百年后阎王老子要调档案易如反掌。总之因果是逃不掉的!
师父于公开场合很少提到,弟子若不尊师重道会得到那些果报。那是 师父宁愿相信所有弟子都是善男信女,但私下也会开示弟子,譬如:「学道最忌见财起意,见色起念,茍不警觉则魔得其便,龙天不佑,报尽必堕恶道。」
「学法,得师甚难,既得,当信师千分之千,不然难获法益,凡自作主张者,每见功败垂成,惕之。」
「正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更况传佛心印之殊胜因缘?若不实修,罪莫能赎,惕之!」
当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时刻警惕自己一言一行,是否合乎中道?是否事事心安?或许我们也会出现做了错事,而不觉羞愧,那是因为正见不足。虽然一再加强反省,却依旧弄不清楚是非对错。则只有细看细想 师父讲词,或是去请教那些光明磊落的师兄师姐,应该可以帮我们厘清困惑,进而扬弃错误,断除烦恼,活得心安。
师父在「爱的人生」中开示:「人生的光明大道,其实就是世人皆知的光明磊落做人,如果能光明磊落做人,那就一切OK!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所做所为,人前人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透明的,是无私心的,是廓然而大公的。」
西谚有云:性格决定命运。也诚如孔夫子所言,是这一种人便会得这一种病。那么,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应该也可以决定修行的结果。因此,我们就以「光明磊落」四个字,做为我们的人格特质吧!我相信在学禅的修行路上,一定是只有前进,没有退步。只有前进,没有退步。





[此贴子已经被大象于2005-7-21 10:43:11编辑过]

道可道,非常道,做人要厚道;非常感谢! 名可名,非常名,做事要低调。非常惭愧!
感谢非常师兄专贴,已经推荐到本站首页了,^_^

http://www.dianzipusa.com/comment.asp?newsid=194

http://www.dianzipusa.com/comment.asp?newsid=195

TOP

[分享]学禅不忘奉献  
[em23]作者:无云


   多年前曾听 师父提过当年,自己在东引岛担任主任时,是如何帮助当地居民改善生活的一些往事,结尾时告诉弟子:「这也是修行!」
另也有其它弟子请示 师父,如何可以无论入世出世都能遇上 师父,师父开示的很简单:「就是奉献自己!」
我们学安祥禅的人,不只是学 师父的法,还要学 师父的无私奉献。因此你必须发挥与生俱来的爱心,不仅在亲人身上,还要扩散到社会其它角落,否则很难扩大胸襟。进一步要升华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才是禅者的心怀。其实 师父的法已包含了奉献自己,这就是法的人格化。
我们在研读 师父的讲词时,会发现很多地方提到身为一个修行人,他必须是热情无我的,他必须要扩大爱心的层面。因为情是成佛的资粮,「慈悲」是修行人归家的能量,也是佛法的最大力量。若没有热情,只能成为焦芽败种了,因为他不肯奉献自己的力量,对社会对众生没有益处,所以他无法修行成功。
何以不能成功?因为他自出生以来,便接受了周遭太多的帮助。如:父母之养育、师长之教导、家人之扶持、朋友之协助、农夫之粮食、工人之生产、商人之买卖、老板之薪水、客户之购买、警察之治安、军人之卫国、印刷厂之书本、 师父之传法、禅友之鼓励、阳光、空气、水、土地……哪件事不需要感谢?而能让他活着、让他修行,却不知感恩图报,回馈社会、回馈人群。所以他修行不成功是必然的,这即是因果。
当你知道了感谢,你就很自然地拿出爱心去行善人间。在你行善的同时,内心也自会产生喜悦。古人说为善最乐,的确如此!
或许有人认为做善事非钱难办,那倒未必。穷人有时缺钱会烦恼,但富人有钱也会时常烦恼,所以金钱并非最重要。其实行善随时随地皆可行,你可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只要有心,能让我们的周遭环境变得安全清洁,能让周遭的人们过得健康快乐,不分认识或陌生,举手投足,一言一行,皆属善事。
如果我们行善,完全是为了谋取私人名誉和好处,那就不算行善,只能说是骗人了,迟早会穿帮的。因此行善不要为己,也不要放在心上,才谈得上是奉献自己。也就是「善而不居、为而不有」了。
人类生存在这个地球上,大家心中的烦恼痛苦,不见得全属物质条件无法满足的层次上,归根究底都是来自心中。只是人们对自己认识不清楚,所以才会产生种种的错误观念,进而也会产生种种的错误行为,致影响到别人。结果弄得一错再错,万劫不复,人人差不多。
要如何彻底断除人们的烦恼和拯救人心呢?据我所知,只有「佛法」才能完成这一伟大神圣使命。
谈佛法,各宗各派的佛学很多,我不很了解,故不敢言。但身为安祥禅的修习者,我绝对相信「安祥禅」可以帮助我们得到大解脱,并也能将地球缔建成安祥净土,人安祥,国安祥,世界安祥。
所以身为弟子的我们应以「弘法利生、济困救苦」为职志、为愿力,去救人心、挽世运。但在承担大任的同时,我们不要忘记修好自己和奉献自己,这样才能迈向生命的圆满。



[此贴子已经被大象于2005-7-21 10:44:09编辑过]

道可道,非常道,做人要厚道;非常感谢! 名可名,非常名,做事要低调。非常惭愧!

TOP

学禅不求多知          (作者:无云)
============================================================
多年前曾听 师父说过:「大藏经是看不懂,也做不到的,一定要经过传心,认识本心,才明白大藏经里所讲的,同时也正在做那件事。」
我们生长在这个信息发达、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从小就被灌输了要追求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谁能博学多闻,即容易得到大众的尊敬。由于人们一味的追求知识,几乎大多数人变成了知识的奴隶,形成了一种惯性,而无法自拔,结果是将自己封闭在知识的城堡中,心灵将永远得不到开放和解脱。
很多烦恼是由于追求学问,知道太多,不会筛选而产生。其实,很多知识对我们的人生毫无帮助,不但带来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增加我们的执着。当你从知识中找到了一个自以为正确的道理,你便会执着不放。于是知道的越多,累积的执着也越多。结果你会慢慢发现周遭环境和人际关系,变得与你越来越不和谐。都是自己正确,别人不对;都是别人对不起自己,我没有对不起别人。这就是多知造成的悲哀。
其实仔细想想,那些道理,想它就存在,不想就不存在;相信它就存在,不相信就不存在。世间的道理,都是诞生在人类出现之后,原本这个地球上是不存在任何道理,都是人类自己去分别、连想出来的。
古人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如果我们要学安祥禅,不必追求多知,而是要你放弃那些心中多余的道理。丢掉越多,进步越快。即使是佛学也照丢不误,因为它也是学问之一。
我们可曾想过,自己看了那么多佛教经典和佛学著作,讲起人生大道理也头头是道,但是心中的贪嗔痴可曾减少?满脑子的计较和名利又舍弃了多少?经常出现的烦恼是否还在?如果自己一直都没改变,仍然继续研究佛学又有何用?又有何用?这算不算在浪费宝贵人生?这样是否值得?何年何月才能完全放下?
修道是要「但尽凡心,别无圣解」。更要明白「金屑虽贵,在眼亦病」。这就是何以古代禅师,经常强调要做一个「百不知,百不会」的修道人。
要学安祥禅,只须研读 师父的讲词,绝对是足够的,也是必需的。你不必再东寻西觅,希望多点知识来充实自己。其实那是在作茧自缚,自我埋葬。你只要保持一颗真诚、恭敬、单纯的心,然后全生命的投入安祥禅的法海里,相信你一定会活得越来越轻松,烦恼也越来越减少。
当我们在细看 师父的讲词时,切记,那不是用来增加我们的知识,而是用来认真实践的,同时你也可以从中感受到 师父传来的安祥心态,这个就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无上大法」。
古德说:一日无过可改,一日无功可进。如果你不修行,便只能怨叹自己,一再重复过错,却没有心力解决烦恼。即使佛学读得再多也无济于事,因为你就是错误,错误怎能解决烦恼?因为错误不认为自己就是错误,所以永远无法断除烦恼,也永远得不到心灵的解脱。然而「安祥禅」的伟大就在这里,它绝对可以帮助你完成修行的使命。
以我个人而言,不学安祥禅,今生今世根本不可能了解何谓修道?不可能明白大藏经里所讲的是什么?不可能拥有心力去反省改过。
修行是什么?修行就是修理自己。如果将自己的错误都修掉了,修行就大功告成了。


[此贴子已经被大象于2005-7-21 10:45:20编辑过]

道可道,非常道,做人要厚道;非常感谢! 名可名,非常名,做事要低调。非常惭愧!

TOP

學禪不離保任         
                                                                              無雲
    師父曾開示過:「禪之傳承,亦即佛法之傳承,唯此心耳,工夫亦唯在保任而已。若不知保任何物?非禪亦非真正佛法也。」
    「佛之大慈悲具體表達在心印的傳授,得此心者頓超諸地,能保任無失,一生大事成辦,悟亦只是善能詮釋此心而已。」
    六祖壇經裏也講:「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
所以在我心目中,  師父即是古佛再來。而在我的認知裏,唯法身佛方能傳心。所以說  師父就是弟子們的法身父母。因此只要認真修學安祥禪,相信都能獲得  師父的傳心。
    我們一旦得到  師父的傳心,亦即安祥,就要善加保任。保持安祥,肯定安祥,從生到死,不令走失。因此保任安祥,才是學禪的核心根本。
    修行很難,難在人都習慣於有個我,和堅持自己是對的,這就是執著。而執著是來自表層意識的分別取相。因此若欲去除執著,最快的做法就是主宰表層意識,而保任安祥便可以做到這一點。
    很多人修學多年,仍摸不著頭緒,主要是不肯由衷反省懺悔,依然得過且過,自以為是,當然沒有進步,無從保任。
    此外,我們也可依師所教,持誦金剛經、大悲咒、心經咒;也可精研六祖壇經;也可抄寫講詞或吟唱安祥禪曲。這隨個人喜歡,無有高下,中邊皆甜,都有助於保任。
    學禪就是要尋得本來面目,也就是找到安祥。至於安祥何在?  師父的講詞裏到處都是,這需用心體會。
    怎樣才能尋得「本來面目」,這一首禪曲歌詞已充分表達:
    「將心調至無念無相兼無住,便是尋得本來真面目。不思善,不思惡,不可說,不可繪;屏息諸緣,自心體會。念未起,意未萌;理未生,象未形;自淨其心,自見本性。常享本地風光,踏著實際理地;凝守一心,念茲在茲;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將心調至無念無相兼無住,便是尋得本來真面目。自修、自證、自力、自悟;參禪還我本來面目,不生不滅,與佛無殊。」
    如果在修行過程中,覺得安祥很難保持,只要依照  師父寫的這首「杜漏」歌詞,去補好漏洞,將更容易保任。
    「法身功德在無漏,諸漏盡時法身成。邪思妄想沉陰境,取相認同喪本真,話說多了心會亂,怒火能燒功德林,軀殼起念滋三毒,心若不安怎修行?」
古德也說過:「行不動塵,言不驚眾,澹然安閑,常行恭敬,始堪保任。」
    儒家也說:「道不可須臾離」,「戒慎恐懼」,指的都是保任,也是牧牛。
    保任,必須要熱氣不斷,如爐煉丹,如雞孵卵。暫時不在,如同死人。時時刻刻,都要觀心或自覺,絕不掉以輕心。
    六祖大師說:「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五祖大師說:「先守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後得成佛。」
    因此,努力保持安祥心態,在我以為,就是報師恩和佛恩;報父母恩和眾生恩。
一旦我們擁有了甚深安祥,不可心生傲慢,亦不可忘了尊師重道和弘揚正法,這才是  師父的真正弟子


[此贴子已经被大象于2005-7-21 10:48:31编辑过]

道可道,非常道,做人要厚道;非常感谢! 名可名,非常名,做事要低调。非常惭愧!

TOP

学 禅 不 弃 思 惟                  /作者:无云
    师父开示过:「为什么说人身难得?因为生而为人的使命就是修行。」
    人身难得与修行两者之间有何关系?因为人类具备了其它生物所没有,且非常精妙高贵的思惟功能,所以说人身难得。有思惟才能慎思、明辨,才能明白是非好坏、善恶正邪,进一步便能修正自己错误的想念和行为,这就是修行。
    这个思惟功能正是上天赋予人类的最佳工具,因为它能协助人类去完成修行的使命,迈向生命的圆满。如果上天不希望人类不断净化自己,又何必赋予思惟功能。如果活着只是吃喝拉撒睡和传宗接代,那一般动物的食色本能,便足已应付这样的生活了。所以说人要放弃思惟或不善用思惟,即是放弃自尊,走向沉沦。
善用思惟,便会清楚如何有利于自己和他人。譬如:如何管理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如何管理自己所拥有的有限时间内,能尽速完成该做的工作;如何管理自己的居住环境,变得更舒适怡人;如何让周遭人们或全人类,活得更安祥幸福;如何面对各种问题去尽快圆满解决;如何面对自己的太多错误,不要一再重复;如何管理自己每一个念头,不要变得黑暗和消极。
    有一天当你学禅开悟进入不二法门时,你便会发现思惟就是不思惟,亦即古德所谓长空不碍白云飞。
    「人不能妄想;要想,一定要有个单一的,光明的主题,集中心力精覃不杂的去想,没有结论绝不放手。这样庄敬、严肃的去运用思惟,才是正思惟。如果轻率的乱想一通,只会伤害自己。」
    「任何一种思惟如果跟我们的生死苦乐无关,跟个人的生活、理想毫无关连,那就是邪思惟。思惟如果偏离了中道,不契合人生的主题,或漫无目的的空想,统名邪思惟。邪思惟不仅浪费时间、生命,而且增加心垢,加重业力,沉入想阴。」
    由上面二段开示,我们很容易明白正思惟与邪思惟之差别。善用思惟要有益于众生,其内容应无私无我,可以告人,而且可行,即为正思惟。如果乱用思惟,自私自利,扩张私欲,不利于他人,或凭空想象,即为邪思惟。
    另外 师父也曾在八正道中,提及正思惟的具体做法:「就是要时刻清醒自己的心念,都是光明磊落,无私无我的。这种心念有四要件:1、建设性的。2、有利于人我的。3、有用于实际人生的。4、及时的、对自己心境有进步的」。
    我们在修行过程中,不可能每天都能自我孤立和不用脑筋,一定会面对生活上出现的种种状况,而必须加以解决。如果我们用错了方法,说错了或想错了,都会为自己招来烦恼,及增加别人的烦恼,因此要经常自我反省。但不是每一个人的反省方向都是正确的,如果不明是非对错、义利善恶、正邪真假,只是顺着自己的好恶和情感,或依赖自己的机械惯性,而无法客观理性,要想反省得正确是根本不可能。
    反省正确即正思惟,不正确即邪思惟。所以最好能研读圣人的思想,和学习圣人的言行,做为日常行为的依据和参考,如此才不易迷失、堕落。因此学习安祥禅,就要充分了解导师讲词。事实上, 师父在我心目中就是一位大圣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以及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三达德(智仁勇),还有「幸福之道」里反省的要项。这些皆可做为我们反省的材料与标准,如果仅挂在嘴上,不放在心上,鲜少力行,对修行是不会有任何助益。
    综观目前国际局势,各国竞相大量制造毁灭性武器,很显然是人类没有善用思惟,也没有认真反省人类要付出何等代价,其结果必将为人类与地球带来非常可怕的灾难,这就是「错误必得烦恼,罪恶终归毁灭」。若很多人都能善用思惟,不要放弃自尊,认真修正想念行为,进一步影响他人,将地球转化成和谐净土是绝对可能,否则很难。
    对学习安祥禅而言,正思惟是不会妨碍修行,而且还能「断惑证真」。在修行过程中,我们多少都会遇到困惑,所以要善加运用思惟,集中心力不断地去突破,届时就会豁然大悟。这个答案才是自己辛勤努力得来的,也是真正永远属于自己的,不然佛学读得再多,终归是「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此贴子已经被大象于2005-7-21 10:49:26编辑过]

道可道,非常道,做人要厚道;非常感谢! 名可名,非常名,做事要低调。非常惭愧!

TOP

前圣未畅-「修心诀」  /无云
    一九八五年七月和十一月,  耕云导师先后两次,披肝沥胆的为诸弟子,开示了「安祥之美」和「修心诀」这两篇震古烁今的讲词。
    同年十二月,  导师在给一位弟子的信中,有这样一段开示:「近两次说法-安祥之美及修心诀,乃究竟之谈,但肯精研、覃思、力行,不消三年,便可大事了毕,更无剩义遗珠,宜珍重两会法缘,不则纵佛出世亦难相救也。」
    由此可见,这两篇讲词是何等重要!何等究竟!
「安祥之美」是上合天心,下应群机。凡欲入安祥之门者,定要看过这篇讲词,方知安祥何以如此美好,人们如何才能获得永恒之幸福。
    至于「修心诀」,识者便不如读「安祥之美」者多矣。然而修心诀之重要性在安祥禅里,绝不亚于安祥之美。因为真正的「修心法要」就在这里。要想见性成佛,大澈大悟,也在其中。
    为此,  导师又于次年一月,做了这样一段开示:「修心诀发前圣所未畅,千百年后必有无数大根器人,依之了事,对小根言,难免有目如盲,自生障碍耳。」
    当我读到这段开示,心中猛然感到万分震惊,也感到万分罪过。震惊的是「前圣未畅」,既是前圣未畅,当知其必是法界恩宠、至尊法宝。罪过的是「有目如盲」,身为弟子竟然等闲视之,不诚不敬不信,当然自生障碍了。
    身为弟子,既知有目如盲,便应痛改前非,以求药到病除,早日大事了毕,不必等到千百年后,但也未必能再来人间或是遇上正法。因此,珍重今生莫空过,敢保他日及第归。
    至于如何看待「修心诀」,  导师开示:「修心诀宜熟看、静思,务必看清是怎么回事,然后自反自心,有无此病?如何用药?药病皆除后是个什么?粗心大意,断不相应。」
    诚然,粗心大意,断不相应!弟子谨记  师言,并愿同天下有缘人共勉之

[此贴子已经被大象于2005-7-21 10:56:59编辑过]

道可道,非常道,做人要厚道;非常感谢! 名可名,非常名,做事要低调。非常惭愧!

TOP

开悟容易做人难/无云
  「开悟」难吗?应该不难。何以见得?有  师父开示可以作证:
  「法无难易,根无利钝,只是障有轻重;悟不难,保任不难,难在纯朴、憨直、诚挚的学法者太少」。
  然而我学禅十余年来,何以至今尚未开悟,同时我也见闻到身边一些老修行开悟多年,结果却是安祥退失或不幸得到报应。很显然都是在「做人」上面出现了瑕疵,而我的确如此。 师父可以传心为你消掉一些业障,让你很快开悟,但是 师父不能替你修正想念和行为,也即是说扫除心垢要靠自己,别人无法代劳,而且这跟读书多少没有一点关系,全在个人决心和毅力。
  师父说过:「人道立,佛道成,好好做人!」虽然 师父不曾公开以「如何做人」做主题来做开示,实际上大部分讲词或多或少都有提到做人的重要,只是我们很多人都忽略了,而只希望早日开悟,可是不要忘了 师父说过:「正法只限于正人才会相应。」
  因为自己的不长进,所以我会经常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我修行不会成功?为什么别人会成功?这的确应在做人方面和修行态度上好好反省忏悔。如今我可以在此做个简单的整理:
  一、 有情有义:情义是做人的根本。父母有它定会善待子女;子女有它定会孝顺双亲;夫妻有它婚姻就会幸福不易变质;学生徒弟有它定会尊师重道;兄弟间不会为争遗产而对簿公堂;朋友间遇到困难会互相扶持。而我们师兄弟间,不仅在生活上要彼此关怀协助,在修行上也要互相鼓励,会的应用心去教不会的,但不得轻视;不会的要见贤思齐而不必自卑。
  而佛菩萨的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及关云长的义薄云天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而一个禅者更应是热情无我的,自己解脱了,一定不会忘记帮助众生解除烦恼和轮回之苦。
  二、 忠厚谦虚:心地忠厚老实的人不会自我保存,不会有私心和机心,不会跟人斤斤计较,不会占人便宜,也乐于助人,自然也无所谓是否吃亏。谦虚的人修行无论多么成功都不会自满,也不会骄傲,更不会逢人就乱说一通。
  三、 敬师爱法:古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师父是否在身边并不重要,只要我们永不忘记  师父的恩典,时刻遵守祂的教诲,并尽全力护持正法,而不要见异思迁。
  四、 常省己过: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常见自己过,于道即相当。常常自我反省,并且有过即改,不要得过且过地不断给自己找借口。其目的在去除我执与法执,否则开悟很难。
  五、 不爱名利:很多修行人学得一肚子佛法,或是得到很高的悟境,他也从不追求名利,然而一旦名声、地位、权势降临到他身上,或是财富经过他的口袋,他却想尽办法希望一直保留下去,而不愿看轻看淡或是舍弃,这样也会加深对名利的执着。
  六、 生活简单: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活在责任义务里,没事也不会胡思乱想,没人也不觉得寂寞,就是如此简简单单的轻松过日子。
  七、 如法精进: 师父说过什么就做什么,而且要纯一不杂的去努力,不可依主观意思去曲解 师父的开示,如果不明白,可以请教修行较好的大师兄或师姐。
  非常惭愧,以上七点,我都没有完全做到,这就是我的因果。做表面功夫是没有用的,一定要发自内心去战胜自己的缺点,改正错误,拔除心垢,这样才有希望修行成功,这样才能拥有并保持安祥


[此贴子已经被大象于2005-7-21 10:57:40编辑过]

道可道,非常道,做人要厚道;非常感谢! 名可名,非常名,做事要低调。非常惭愧!

TOP

学 禅 不 厌 孤 单      作者:无云师兄
    「耕云书笺」里  师父有这样一段开示:
    「学正法之大忌有五:﹝一﹞好谈论,远实践。﹝二﹞喜热闹,厌孤单。﹝三﹞慕神通,好奇特。﹝四﹞理不澈,见不透。﹝五﹞昧般若,忽保任。犯上忌者,纵不入魔亦与正法南辕北辙,绝不相应。」
      又说:「修学禅法乃是独行道,须耐得寂寞,长久不退才行。」
      又说:「修行忌交恶友,最宜独行。古来有大成就者走的都是独行道。」
      那么,何谓独行道?
     「独行道不是叫你到山上独自一个人住,是说你走在熙来攘往人最多的大街上,好象只有自己一个人,那是独行道。你如果没有常独行、常独步的感觉,那你的安祥还没有现前。」
    自古以来,无论在家或出家修道,其实都在追求这样的境界。只是因为时代和地域不同,及悟道者的诠释语言不同,以致名称或用词也有所不同。但在安祥禅而言,就直截了当的叫做「安祥」,也就是金刚经里讲的「无住生心」。
因此,安祥禅事实上就是如来禅、祖师禅,绝对是如假包换没得换。
    人,一般都喜凑热闹,怕孤独。尤其是置身于工商社会,五音十色,七情六欲,名利钱权,的确是红尘滚滚。从小就耳濡目染,早已习以为常,要孤独从没想到。即使打算修行,希望悟道,也要往人堆里钻。朝名山、拜名师、搞法会、求好处,赶流行,终究离不开功利。
    但修道一事,非同小可,不比儿戏,将相未必能为。必须是拥有大丈夫的气魄、决心、毅力,才容易大澈大悟,惊天动地。
    人,一生数十寒暑,晃眼即逝。想修道,看世间多少不同的宗教,多少不同的法门 ,眼花撩乱,难以抉择。若不尽早决定「一门深入,从一而终」,极可能到头来一场空虚,落得人世间白走一趟,岂不大遗憾。
    看很多出家人,尽其一生,努力修行,未必能明心见性,走出烦恼。更何况我们在家人,更要谨慎此事。一旦走偏要再回头,届时很可能年华已老,不再年轻。
    因此要决心修道,首须决定法门,再慎选「明师」,因为法离师难成。若无明师指导,修到何处也不清楚,如同盲人骑瞎马,非常危险。
    如果只是读过几本经书,或是深入三藏,便以为悟道,是真是假也无从证明。岂不闻古德说过:「依文解义,三世佛冤。」所以说见性成佛,了生脱死大不容易。更何况值此末法时期,龙蛇混杂,要能分得清楚也大不容易。
    一旦当我们决定修学安祥禅,就要有决心走上独行道的准备。不厌孤单,不畏寂寞的去摆脱那爱热闹,和喜聚众空谈的习性,并放下对名利的追逐,专心办此人生大事。因此要认真依师所教,努力如法而行,难忍能忍,难行能行,没有到家,绝不终止。
    出家人所以离开家庭和远离人群,无非是着眼于走向孤独,便于专注修道,希能完成生命的觉醒,不要蹉跎此生。
    然而修学安祥禅,不必脱离家庭,不必放弃责任义务,不必吃素,不必打坐,只要自甘平淡,自守宁静,仍可修行成功。正如六祖惠能大师所言:「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证道歌也说:「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
    师父曾开示过:「佛法愈退藏愈精湛,愈说则愈晦也。」其实古往今来很多大修行人,多属深藏不露,不会到处炫耀,也不心生傲慢,反而是谨言慎行,平易近人。像六祖开悟以后,犹在猎人队里隐居十五年。
    事实上修学安祥禅,是绝对可以体会到寂寞的好处,一人独处时有很多事可以做;可以诵金刚经、大悲咒;研读六祖坛经、导师讲词、抄写讲词;也可听唱禅曲,反省忏悔,专心思惟,保任安祥。除非心不在焉,否则怎会感到无聊,这不正是享受寂寞。
    常为安祥禅谱曲的音乐大师黄友棣教授,也曾说过:「孤独才好工作。」还有大音乐家贝多芬所遗留下来的很多伟大作品,便是在他耳朵听不见的孤独当中完成的。
    学禅最好是从静处开始,等我们对心的掌控渐渐有了把握,即可随时再回到动处管带。时日久了,就能够「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在修行历程中,也不能一直躲在静中,因为喜静厌喧亦非中道。只要安祥在,动静皆宜,烦恼远离,面对一切,皆处之泰然。到此我们的心也终于走出了烦恼之家,进入安祥。
    要想证入不二法门,对我而言,安祥禅就是那把如优昙华难逢之稀有钥匙,当然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无上大法。


[此贴子已经被大象于2005-7-21 10:58:32编辑过]

道可道,非常道,做人要厚道;非常感谢! 名可名,非常名,做事要低调。非常惭愧!

TOP

学禅不昧做人         无云
师父曾开示:「若不做个干净人,学法难成,堕落难免。」这干净人指的就是善良、正直、诚恳、谦虚、敦伦尽分的老实人。
佛经里也说:想学佛,就要先守五戒和修十善业,才具人天资格,然后才能修成佛道。
六祖坛经里也说:「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我们修学安祥禅,不能忽略做人的重要,也应了解做人做事的一些基本原则,如不认真实践,而妄想成佛,我认为断无可能。
「理虽顿悟,事须渐除。」我们一般人对很多事,通常都是不分善恶、不明正邪、喜欢坚持、欲罢不能、明知故犯。因此看不清楚,不知惭愧,行不彻底,如何解脱?我认为断不可能。
我们读「幸福之道」,普遍都认为  师父讲得太好了。其实里面整个内容,就是我们伟大师父的人格写照。
师父在世时,经常接到弟子来信,通常都会马上回信。既使身体不适,眼睛不好,也要认真回信,而且通常都寄快递。1.不愿弟子等太久,2.遵守做人礼节。
对我们而言,类似这些细节,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想念行为,要反省之处太多了。  
师父也常叮咛:修行一定要从反省忏悔开始。通过悔改之后,才能在修行路上,不易走偏和迷失方向。反省的目的就是不贰过,即不再重复错误。以后的日子就会觉得轻松许多。
古人根性纯朴,容易相应。今人执深障重慧浅,不如此很难相应入禅。反省是要剖析自己,抓出毛病。发露是承认有错,破我执。忏悔是痛改前非,除心垢,消业障,重新开始。
而反省的前提,是要能分辨是非善恶、利害正邪和深信因果。如果无法判断,便很难看到自己的过失。因此可以参考-阴骘文、了凡四训或四维八德。相信都有助于反省忏悔。
反省出来的垃圾,不必送人,也不必上网污染别人。人类的垃圾大同小异,没什么好看,也不须散播,喜看人垃圾才真要检讨。
其实自己悔改多少最清楚,不在形式,重点在决心、恒心。别人只能从旁提醒,帮忙有限,终究要靠自己解决,因为各人生死需各人了。
为了表示不再重犯,可将过错写出。良心作证,举头三尺有神明,就在  师父法相前朗读并发誓改过。想想对不起谁,就要想办法弥补或道歉,请他原谅,这才叫由衷。我们很多弟子即如此忏悔。
另外我们在做人方面,经常忽略了尊重他人。若常自以为是,不重诚信,不思他人感受,不会替人着想,如何得人尊敬?因此既要自尊自重,也要尊重他人。
我们也经常忽略了做事尽责,办事要有始有终,尽心尽力,于人于己,无愧于心,才是尽责。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分大小,不论难易,不可含糊,亦不草率,专注谨慎,不忘细节,进展结果,应适时回报,才是尽责。既然承诺,便应尽力而为。上班工作,亦当如此。
我们既然皈依安祥禅,身为弟子就必须依教奉行:唯学安祥禅,不开杂货店,不乱交朋友,不凸显自己,不批评别人,不好神奇,不凑热闹,不怕寂寞,莫学鹦鹉,息虑忘缘,即真修行。   
我们除了常怀感恩  师父之心,也要惭愧自己修行不力,更要恭敬无上法宝-导师讲词。古代梁昭明太子不解经旨,擅自将「金刚经」分成三十二章节,并流传于世,据说因而命终得地狱果报。于此不可不慎!
安祥禅不讲神秘和功利,因为真理是一般又普遍。若有人喜炫奇说异、夸大其辞,或自我膨胀、心生傲慢,此非我同见同行,应远之为宜,免受影响。
因为安祥禅是学来做的,不是学来讲的,讲东讲西,跟一般人有何差别?说话作文,都有因果,它是责任义务,不是权利享受。所以安祥禅不搞文字和观念游戏,如此只会浪费生命。
闲时独处,专心思惟,努力反省,如救头燃。跟自己要答案,从坛经、讲词找答案,不要依赖别人,才像条汉子。



[此贴子已经被大象于2005-7-21 11:00:13编辑过]

道可道,非常道,做人要厚道;非常感谢! 名可名,非常名,做事要低调。非常惭愧!

TOP

发新话题
最新文章


主页【电子禅国际】 论坛【电子禅论坛】 最新【电子禅最新】 赞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