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禅国际__您我的精神家园
发新话题

佛教与基督教的比较 之一

佛教与基督教的比较 之一

佛教与基督教的比较 之一

绪言

  在未讨论佛教与耶教比较以前,有两件事要预先声明:一、对於二教的宗旨、仪式,以及其他种种的实施方法,作者本诸个人平日所见所闻,直率的说出来,绝不参加私见。到於是非曲直,取舍从违的概念,还望读者用自己的判断力去抉择。二、用客观的态度,站在第三者之立场发言,虽有攻击的逻辑,只求合乎公律和真理,也要引来做参考资材。 宗教的意义

  [宗教]二字从前未曾听到,到二十世纪方才发现。但宗教究竟是什么意义的定例?世界有价值的典籍里和派的神学家、哲学家多有解释,择其比较圆满些的,节录於后:

  佛教与耶教的比较

  A关於耶教者——[基督教宗教]载有:

  一、[根据拉丁文的意义,宗教就是[拉回],有捆缚人,并加以某种责任在他的身上。]

  二、康德告诉我们:[宗教就是道德。倘我们能看一切道德的义务为一种神圣的命令时,我们便有了宗教。]

  三、马铁奴谓:[宗教是相信一位永生的神,一个神圣的心思和意志管理这个宇宙,并是与人类发生许多道德上关系。]

  B关於佛教者——法华经有:

  一、[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二、孙中山先生说:[佛法是救世之仁。](什么是佛教)[佛法云者,简言之,有两重解释:一、无上偏正觉者,所知实觉於宇宙万有之真实性相体用。二、无上偏正觉者,所知觉宣知於世间众生之善巧教理行事。](佛法救世主义)

  人类为什么要信仰宗教

  (一)创设的情形——宗教到底起偏差什么时期?是一种渺茫难察的事实,大概是在为类不能征服自然界以前,对於日月星辰之灿烂,风雨雷霆之变幻,疾病死亡之不测,莫不战栗恐惧;在他们的心灵上,深深感觉着冥冥之中有许多神只在管理一切,并能支配人们的吉凶祸福。因为欲趋吉避凶,就创设了祀神祭鬼的仪式,例如:希腊之日神月神,风伯雨师; 犹太之燔祭节祭;中国这祭地,封神山川等皆是。

  (二)因袭的状况——在十六十七世纪,基督教势力尚称庞大的时候,葛里赖很勇敢的起来但造科学,反对宗教; 被当时教会压抑,受了罚以后,笛卡儿就赶紧把自己亲手所做成的[天论]毁了。后来时有科学家起来与宗教家长期的抗衡,但究竟还得不到什么良好效果。到一八七二年达尔文的[物类由来]出版后,同时德国赫克尔也极力主张人类是从猿猴演化出来的论调,始给世界宗教家以一时晴天霹雳。但宗教家怎肯离弃其已建立之威权,去屈从科学呢?故一面宣言:[科学的对象是物质,宗教的对象是精神,这两个世界是不相侵犯的。]从此划分了界限,以避免直接的冲突。并且在各教会学校里除规定新旧约为必修课程外,加习声光化电等科目。在人民传统的宗教思想未打破,科学研究尚未上正当轨道这时,人类自然是一面依旧需要宗教作他们内心的修养工具;一面去开垦科学的荒地以增进新的知识,故能将宗教事业因袭过支与科学并行不悖相安无事了。

  在中国佛教方面,也曾遭遇着类似的逼乱:因儒道二教嫉忌佛教之势力逐渐膨胀,常欲设计中伤之。见於学理之排斥者,有韩愈之谏迎佛骨表及原道,欧阳修之上中下本论三篇; 见於政治上之强制者,有三武——魏之太武、周之武帝、唐之武宗——之毁寺汰僧等举动。虽当时之元气大伤,幸大德高僧相继出世,宜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方能集合众美,成一完人。相传有一积学大儒,当其临命终时,犹一手执孝经、老子,一手执法华经,可见当时吾国人对於佛教的信仰已能融化儒、道,无间水乳,为因袭时期的特色。

  (三)复兴的趋势——到了二十世纪,物质文明,炳然大备,复因资本之垄断,生产之过剩,形成经济恐慌和劳工失业之惨祸。共产主义者又勃然兴起,致有阶级战对这暗潮。又因列强向弱小民族争夺殖民地及市场,当然有[分藏不匀]的常态,则各自积极筹备科学化之杀人利器,互向威哧,互向控制,待时而动,怕为戎首。自日本强占吾国东北四省以来,均势顿破,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有一触即发之势!其中最可怜悯者,厥惟道德之堕落!强梁者纵欲无度,取他人之财以为己财,杀他人之命以活己命。柔弱者屈伏於帝国主义之铁蹄下,生命危殆,朝不保夕。加以连年水旱疠疫,刀兵盗贼,流连困贫,求生乏术,厌世之念油然而生。惟物极必反;人为万有之灵,当饥寒交迫之际,常能反究其所以臻此这故,而勤求其所谓自新之路。故今日世界人类之追求宗教,比上二期为迫切。所以宗教家因时制宜,打破闭关自守主义,来迎合新兴的民气,是以宗教(马+侵(右边))(马+侵(右边))乎有复兴之势矣!

  世界上最普遍的宗教是什么

  据英文[宗教大辞典]内所载:[全世界宗教之派别约有六百余种],若欲逐一去检讨,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实,只好缩小范围,将现代最普遍最占优势的佛耶二教来比较观察一番。为什么要撇去一切宗教不谈而专论佛教耶教二教呢?因为佛教是盛行於吾国。王治心在他的[基督徒之佛学研究]里说:[中国号称四万万人,到少有三万九千九百万人,直接间接的附从佛教,而且他的思想与新文化——科学精神——很为接近。]他如日本、印度、开罗、缅甸------等国,皆以佛法为其道德上之中心点。

  欧美各国在科学未倡明以前,一切文化政治无不受耶教支配,其社会习俗、婚丧仪式,皆为耶教所规定。据最近调查统计吾国人之受耶教洗礼者,其数已超过四十余万。所以这二大宗教关系於全球之世道人心,实非浅少,愿留心当世之务者三致意焉!

  佛教与耶教过去的史略

  无论那一种宗教的产生,与时代环境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历史是宗教的背境,宗教是历史一部分的记录。离历史无宗教,离宗教光史科。故在未介绍二大宗教的思想渊源於国人之前,先把关於宗教本身的一部分历史,撮要叙述於左:

  一、佛教史——在[三国佛教史]内所载的事实:

  吾教祖释迦牟尼尊者,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即西历纪元前一千零二十七年——四月八日,示生於中印度迦毗罗皤 都国之王宫,族释迦,姓瞿昙,或曰甘蔗,------族姓之共称也。初名悉达多,后名牟尼。印度四姓中[刹帝利]种也。------有净饭王妃摩诃摩耶夫人生释迦牟尼。------世尊生而岐嶷,具大人相。------摩耶夫人生世尊后七日而卒,姨母跋提夫人代为抚育。世尊幼而聪明绝伦,闻一知十,婆罗门教所传六十四书尽能通达,傍及武艺。世尊生时,有占士曰:[悉达太子有出家成佛之相。]净饭王深以为优,百计谋止之:世尊十六岁,为娶耶输陀罗妃,寻又为纳鹿王、瞿夷二夫人;且兴四时之宫殿,集数百彩女,尽昼夜之娱乐,欲以阴其志。------出游四门,见人之老病死,悟世无常,慨然决志。一夜乘马跃城,惟车匿从御,往雪山之麓,斩发染衣。遣车匿还谢父王,独入山林,从数论派婆罗门阿罗逻、迦兰二仙人学断惑笪证之法。------世尊苦行不怠,断食禁欲,专习禅定,肉落骨立,气力愈坚。如此者六年,从遂出山,至摩迦陀国浴於尼连河,受牧女乳糜,始舍婆罗门苦行,谓笪种智能必不由苦行也。其间距迦耶山不远,有一毕陂罗树,枝叶苍郁,名曰菩提;菩提树下有金刚座。世尊既饮乳糜,体力复增,至菩提树下,结跏趺坐。誓曰:[吾不得种智,不起此座。]果於二月八日清晓,明星现时,廓然大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释迦牟尼自成道后,得摩伽陀国频婆罗王之外护,在印度全境内,游行讲道,所向无不归化。频婆娑罗国王去世,他的儿子阿阇世王继立,就与其父的信仰不同,并且听信提婆达多的邪说,常常设法来攻讦世尊。惟释迦本诸大无畏的精神和无碍辩才,恒能折服一切外道魔党。后来提婆达多死了,阿阇世王复行信仰佛法,而释迦已享世寿八十岁,在拘尸那揭罗城跋陀河边,遮罗双树之间圆寂。时为吾国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西历纪元前九百四十九年——二月十五日也。至其一生应化事迹年谱,在谢无量所著的[佛学大纲]内说:

  成道第二年:释迦由舍卫城还王舍城,居於竹园。先是摩揭提国频婆娑王之子无畏举一庶子名曰耆婆,耆婆终身奉佛,为优婆塞。
成道第三第四年:释迦多住竹园精舍。
成道第五年:释迦在跋舍离城大林,住重阁讲堂,又至迦比罗城,或曰姨母波阇波提自净饭王卒后,实於是岁出家,时舍卫城长者鹿子有子曰满增,其妻比舍 夙信佛法,及归满增,遂劝夫家父母听释迦说法;於是鹿子之族,皆舍尼捷教而归佛教。
成道第六年:释迦在舍卫城,后到竹园精舍,频婆娑罗王妃皈依释迦。
成道第七年:释迦住僧 舍,又至舍卫国之只洹精舍。
成道第八年:释迦住於迦比罗城附近之矢收摩罗山;诱化那矩罗及目犍罗耶父母。
成道第九年:释迦住憍赏弥城瞿师罗国,时僧中比丘一人持律,一人通经,互守所学,不能相通,至於争论,释迦为解化之。
成道第十年舍卫城,又至摩揭提国。
成道第十一年:释迦在达拿山精舍,有婆罗门曰迦尸婆堕阇者归佛。
成道第十二年:至毗菽若市,又至摩醯湿代罗补罗、波罗奈司、吠舍连诸市,后复还舍卫城。成道第十三年:在舍卫城。
成道第十四年:在只洹精舍,罗云年二十,受具足戒,释迦寻至迦比罗城。
成道第十五年:在只洹精舍。
成道第十六年:释迦有折服夜叉之事。
成道第十七年:释迦在竹林精舍。
成道第十八年:释迦至舍卫城,寻还王舍城。
成道第十九年:释迦住竹精舍,又至摩揭提多村说法,有猎师归佛之事。寻还於舍卫城。
成道二十年:释迦在舍卫城,释迦说法。常往来於只洹、竹林、卫舍及灵鹫峰之间。
感化事迹甚众,惟其年数及居住游行之时,不可详尽,故从略焉。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由其诸大弟子,结集释迦五十年来所说诸经及律仪,以保存宗义。后来因外邦兵力之威迫,及内部各派之诋讧,教徒渐渐散至国外佈道;故佛教由此遍达全球,而到处皆有左右世道人心之效力。时期可分为三:
(一)印度小乘时代——摩诃迦叶於释迦入灭后,在罗阅只窟中会五百圣贤,共同结集释迦在世时所说诸法:阿难集成修多罗藏、优婆离集成毗奈耶藏、迦叶集成阿毗达磨藏,终命之曰[上座部]。 同时复有婆师迦在毕波罗窟外别行召集许多圣贤,分别诵出经、律、论、杂集、梵咒等五藏,名曰[大众部].是为佛法大藏之滥觞。
在此五百年间,印度宗教家纷争甚剧,幸有优婆毯多和胁尊者起而统摄道众,征服外道,正法如稍奠定。然法众以见解不一,不久仍服分裂。统观此时期印度所传法化,实不逾小乘范围也。
(二)印度大乘时代——释迦灭后六百年间,有马鸣者著大乘起信论、大宗地论及大庄严论。后百年龙树绍马鸣而起,作大智度论及中观论等。二百年后,又有无著、天亲宗弥勒所撰大乘论述瑜伽师地、金刚般若、辨中边等数十部。后有护法、清辩二论师,据空有二义,各标宗旨,互相辨驳。印度大乘佛法,即分为性相二宗之对峙局势。
按佛灭度后五百年时,印度佛法之衰落,不绝如缕。赖马鸣中兴大乘,龙树造成空宗和密宗,无著、天亲为开辟法相宗祖师,护法、清辩为〔有〕〔空〕二宗峙立之先哲。以上六位论师,皆能破斥凡小,宣示圆妙,中兴大乘佛教於印度,其丰功卫烈,实无伦比!
亚洲时代——考诸印度佛教史,释迦入灭数百年后,龟兹、月氏、暹罗、缅甸等国,已有印度沙门前去佈教踪迹。吾国则在东汉明帝时——大约为释迦灭后一千零十八年——夜中梦见金人,遣蔡愔等至月氏国,適遇摩腾、竺法兰二人,赍其经像,共返洛阳,翻译经典,始为中国有佛教之起源。后来从印度来的教徒日多,人民信奉者也日众,一切法物佛寺之建筑亦渐臻完美。及至隋唐之际,复从吾国经过朝鲜而传佛教於日本。
在这个时代,佛法虽已普及亚洲,但却能得其真理而融洽其正法於民情习尚者,惟我国独擅,为什么呢?因为吾国固有的儒者哲学,本具有博大精微的学理,与佛法接触后,经过无数名臣大儒高僧隐逸辈之探讨,各取所长,互补所短,而产生庄严灿烂之中国化的大乘佛教,为全亚之表率!其他南洋诸国,多躭着小乘佛学,尚未明大乘佛法之真相也。
二、耶教史——影响於欧美各国之最大宗教,首推耶教;千余年来感化人类之数量,指难胜屈。后更宣布其教义於东亚。现在印度之奉基督者,其数已达二百余万人。日本、朝鲜、暹罗各国之基督徒人数,亦很可惊人。吾国近年来知识阶级之受其洗礼者亦实繁有徒。今试述耶教史於后:
新约马太福音上记有耶稣历史:
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他的母亲马利亚已经许配了约瑟,还没有迎娶,马利亚就从圣灵怀孕;他的丈夫约瑟是个义人,不愿意明白羞辱他,想暗地里把她休了。正思念这事时候,有主的使者向他梦中显现说:〔大卫的子孙约瑟,不要怕,只管要过你的妻子马利亚来,因为他所怀的孕是从圣灵来的。他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为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这一切的事成就,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约瑟醒了起来,就遵着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过来;只是没有和她同房,等她生了儿子,就给他起名叫耶稣。
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施洗约翰出来,在犹太的旷野传道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但河,见了约翰要受他的洗,约翰想要拦住他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么?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於是约翰许了他。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就看见上帝的灵,仿佛像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他禁食了四十昼夜……从那时候起,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了!〕……耶稣有十二个门徒:头一个叫西门,又称彼得,还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的弟兄约翰,腓力和巴多罗贝、多马和税吏马太,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和达太,奮锐党的西门,还有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
於是彼拉多……把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耶稣大声喊叫,气就绝了。安息日将尽,七日头一日,天快亮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来看坟墓,……有天使对妇女说:〔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快去告诉他的门徒说:他从死里复活了,并且在你们先往回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他。〕……妇女就急忙离开坟墓,跑去要报给他的门徒。忽然耶稣遇见他们说:〔愿你们平安!〕他们就上前抱住他的脚拜他。耶稣对他说说:〔不要害怕,你们去告诉我的弟兄,叫他们往加利利去,在那里必见我。〕
十一个门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稣约定的山上。他们见了耶稣就拜他,然而还有人疑惑。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们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基督教会之沿革
当罗马全成时代,希腊哲学流传广博,一般知识阶级多已脱离古时崇拜偶像之窠臼,而渐渐倾向於无神论。在纪元后五十年由圣徒保罗等,在耶路撒冷组织耶稣教会,复向罗马、希腊、马其顿、小亚细亚及叙利亚宣传教义,并组织同样的教会於该地。从此以后,中间经过无数的波折与改良,基督教始普遍於全球。其大概情形,分开四期来讲:
一、原始时期——基督教会成立之初,罗马异教皆来环玫。纪元后六十四年,罗马城适遇大火,即诬为教徒纵火,藉此杀戮教徒无算。彼得、保罗也在这个时候被害。以后各地发生类似情形,藉端去杀害教徒。经过三百年之久,基督教徒始得离脱罗马人之残酷待遇,亦云惨矣。但这时期教徒之能历危险而贞固如恒,受逼迫而视死如归之精神,论者谓:耶教之有今日,未始非三百年来殉道者之功勋也!
基督教徒对外既能不畏强御,对内又有集中权力之组织。其法:首奉耶稣基督为救主,次设监督,次教牧师,次会吏,次教民,都由公举,不准私举。再在诸职事中,共同推举一人为监督长,以统率管辖一切教务。
纪元后三百三十年,罗马君士坦丁帝即位,因其信仰耶教之故,推尊监督长为教皇,权力可侔帝皇。当时教会之法制,完全与政治组织无异。例如:国家行政区域以市为单位,而教会亦每市设一监督以辖治之。国家省设方伯,而教会则在每省设立主教一人。罗马各地政事皆综合于政府,而教会亦有全教会议等之设立。
考该时代之耶教,杂有新柏拉图派思想,盖一般研究希腊哲学者,欲将其所服膺之哲理,混入宗教,并将宗教的精神移入于哲学,以预备建立一哲学化之耶教。故该派与当时纯粹基督教徒之暗斗,亦异常激烈。质言之,此时所最占势力之份子,即是哲学化之未公开宗教团体,而真耶教命运,已在若存若亡之中了。
二、中世纪——自回教崛起,攻破希腊,蹂躏亚非二洲;一切希腊文化宗教,皆荡焉无存。政治重心既移入西方,而耶教亦随之退入意大利、西班牙、日耳曼等地。其时能发愤图强者,当推日耳曼诸王。因他们对外能战胜匈牙利民族,对内复能保护教会。此时教徒以为君王实有统制教会及教徒灵魂之大权,故各教会在感激之下,皆派代表赴会,共同承认皇帝为基督教领袖,一切惟命是从!
十一世纪末之耶教徒心目中皆充满着:欲至新耶路撒冷——即天国——必先要虔诚往谒人间的耶路撒冷。因此,全欧教徒奔走若狂,迨其归来时,往往大言回教人的强暴无理,以激动人心,使与回教人开战。于是联合西方各君王以及各教会团体,前去夺回耶路撒冷圣城。即西洋史内所载之一○九五年叩曼特会议,十字军之役,为中世纪用兵这最大者。
耶教徒除踊跃从军外,其最有价值之贡献为修道院之学术研究。后来西方文化发达,端赖其力。修道院之倡始者,为一拉丁民族大诗人韦吉理。其所办修道院中,硕学辈出,除能发扬光大种种艺术外,复能振起国民爱国之积极精神,惟茹苦刻厉之风,日趋消灭,交际晋接,成为习惯,乃有法兰克库尼教会起而纠正之。自九二七年至九四一年,欧豆院长严定院规,,根本上修士婚嫁,便涤除邪见,清净自守,效耶稣之为人。一般纵情恣欲之平民,见修士之清严,皆肃然起敬;以为基督之精神,足以胜过世界之罪恶。所以库尼诸修道院,遂一跃而为改良教会机关。历史言其有三种功效:
(一)具足伟大实力,铲除当时的恶习惯,而重新建立基督教之新生命。
(二)能令人民佩服其新制之清严,观感劝慕,而发起其坚固不拔之信仰心。
(三)能使教会脱离其政治上之关系,渐渐走独立之区域。
三、革新时代——在一千五百年左右,改革宗教之势,横厉无前。各国君王如梦初醒:一面从教皇处,夺回政权,一面将教权分给各地教会之办事人员。马丁路得,亦于该时应运而生。路得为谁?是日耳曼之贫民,赖工读而得毕业于大学之生徒。心悦基督教理,潜至修道院研究,学成后为乌吞堡大学教师,其所讲教理皆根据圣经,能深入人心,名言谠论,倾动一时。一千五百十七年,教皇特色烈,因欲修造大教堂之故而出卖“赦罪票”——无论犯了什么重罪大恶,只要能出钱购买该票,即能赦免,并且能得到上帝恩宠,不受地狱诸苦——藉此惑众赚钱。路得见此大怒,著书九十五条,痛诋赦罪之非法。此种大胆举动,全欧骚然;一般头脑较旧及神圣不可侵犯之教皇,皆欲治死路得以甘心焉。幸乌吞堡大学师生始终拥扶之,使路得遇危转安,其改教方法,遂成为当时最有力量之中心论调。故以后耶教之一切改教实施方案,多采自路得之九十五条提案中也。
路得一生最有价值之事业,是在槐盘保避难时,将新约圣经翻为日耳曼文字。因罗马教规不准教徒诵读圣经,惟博学能文之职员,方许阅览希伯来文或拉丁文圣经。况圣经价格昂贵,非常人力所能购。故自路得改教后,非但教会法制学术技艺,焕然一新;并仗新译圣经之力,基督教义从此能普及于一般平民了。

佛教与耶教教理的比较

二教的教义浩如渊海,不知从何说起,遑论比较。为便利阅者起见,权将佛教中人天乘法的一那份,来与耶教的一部份普通教义比较一下;自然是盲人摸象,头尾颠倒,况且图表又很简略,还望智者教正!


一、关于戒律者
佛教十戒  不杀生          耶教十戒  敬畏上帝
      不偷盗                不可拜偶像
      不邪淫                不可妄称上帝名字
      不妄语                守安息日
      不饮酒                孝敬父母
      不好香涂身              不可杀人
      不歌舞观听              不可奸淫
      不坐高广大床             不可偷盗
      不非时食               不可作假见证
      不蓄金银宝器             不可贪恋他人的妻子和财物
      
佛教十善  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邪淫
      4.不妄语
      5.不两舌
      6.不恶口
      7.不绮语
      8.不贪欲
      9.不嗔恚
      10.不邪见
      
耶教八福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哀恸的人有福人…………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见上帝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二、关于宗派者
    佛教东土传流十宗  俱舍宗         耶教会主略  安息会
              成实宗                安息会
              贤首宗                南长老会
              律宗                 北长老会
              禅宗                 监理会
              法相宗                圣公会
              三论宗                美以美会
              天台宗                使徒信心会
              密宗                 浸礼会
              净土宗
  


三、关于宇宙观


四、关于心佛人天之联合观


(录自安汝慈女士之[最高级的人生])


(录自[太虚法师文钞]之释海潮音篇)

还有许多不能用图表来显明的教理,只好仍用简括的语句来说明如下:
佛——是无造物主者。
耶——是专尊一神者。
佛——以人生为自力惑业不净,因缘和合而成,苦多乐少,故须解脱此不净因缘而以自力造成无苦纯乐。
耶——以人生为上帝所支配,有希望,有快乐。
佛——说慈悲——由人类以及于禽兽。
耶——说博爱——以人类为范围。
佛——弟子——意谓佛觉悟在先,人们觉悟在后,故对佛为弟;又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名为子。
耶——重生——意谓弃掉以前一切恶习惯,皈依基督,而得再造之新生命。
佛——念佛——“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劫,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首楞严大势至念佛圆通章)
耶——祷告——“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全心全意若向父求什么,他必因我的名,赐给你们;向来你们没有奉我的名求什么,如今你们求,就必得着,叫你们喜乐,可以满足。这些事我是用比喻对你们说的,时候将到,我不再用比喻对你们说,乃要将父的志意明明的告诉你们,到那日你们要奉我的名祈求。我并不对你们说,我要为你们求父。父自己爱你们,因为你们已经爱我,又信我是从父出来的。我从父出来,到了世界,我又离开世界,往父那里去。”(约翰福音第十六章)
佛——净土——“佛告优波离,是名弥勒菩萨于阎浮提没,生兜率陀天因缘。佛灭度后,我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以众名香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至不断结使,如得六通。应当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如是等辈,若一念顷,受八戒斋,终诸净业,发宏誓愿。命终之后,譬如壮屈伸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花上,结跏趺坐。”(佛说观弥勒上生兜率陀天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佛说阿弥陀经)
耶——天国——“此后,我观看,见天有门开了;我初次听见好像吹号的声音对我说:‘你上到这里来,我要将以后必成的事指示你。’我立刻被圣灵感动,见有一个宝座安置在天上,又有一位坐在宝座上;看坐着的,好像碧玉和红宝石;又有虹围绕着宝座,好像绿宝石;宝座的周围,又有二十四个座位,其上坐着二十四个长老,身穿白衣,头上戴着金冠冕;有闪电、声音、雷轰,从宝座中发出。又有七盏灯火在宝座前点着——这七盏灯就是上帝的七灵。宝座前好像一个玻璃海,如同水晶。宝座中和宝座四周有四个动物,前后遍体皆满了眼睛。第一个活物像狮子,第二个像牛犊,第三个脸面像人,第四个像飞鹰;四活物各有六个翅膀,遍体内外都满了眼睛。他们画夜不住的说:‘圣哉!圣哉!主上帝,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每逢四活物将荣耀、尊贵、感谢归给那坐在宝座上,活到永永远远的时候;那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宝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远远的;又把他们的冠冕放在宝座前说:‘我们的主,我们的上帝,你是配得荣耀、权柄、尊贵的,因为你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因你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启示录)
佛——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画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耶——主祷文——“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佛教与耶教现在的事实和将来的趋势

“物极必反,否极必泰”,由印度外道各派之争竞,而产生佛教哲学。经十字军之混战,而促成文化中兴。从春秋战国学术界之纷呶,而奠定孔孟之政治思想。默察全球大势,佛耶二教之状况,又到了这个时候。兹先从其现实之宗教设旋整个计划上论其大概,再从其实施之情形上来预测将来之趋势。
一、中国佛教之中兴——佛教之在前清,固已形存实亡;虽梵刹遍中国,僧侣波城市,大多数皆以应酬经忏为职业,保守寺院为能事;只知奔竞势利,束经不观。若非吾国历代佛化之深入人心,早已“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淘汰铲灭而有余了。幸太虚大师独具世界眼光,本诸大乘之积极救世精神,奔走呼号,任劳任怨,提倡重兴义学,改良僧制;其直接间接所兴办之事业,略述如下:
(一)佛学院之创办——虚大师所创办之武昌佛学院及闽南佛学院,为明清以来希有之佛学研究所。尤可贵者为能容纳世界佛教之各宗派,分门别类而考核紬绎之。不慕荣利,不计岁月,孜孜焉惟学问之是尚,大有清儒治朴学之风。
(二)杂志之发起——为欲阐扬地,及促成改革僧伽制度,故又有杂志之倡办,近来确能代表佛学之中心议论者,有:海潮音、现代佛教等等。而各地新兴之佛学杂志亦争起效颦,虽多限于一宗一派之范围,亦未始非重兴佛学之好气象也。
(三)建设人间净土运动——根据“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宗旨,将佛教的人乘正法作普遍的宣传,以冀挽回世运,而建设全人类的大同世界。已见于事实者有:汉口佛教正信会、上海佛慈大药房,及佛教青年会等之组织。见于议论者有:海潮音之人间佛教号,及佛教救世主义。
(四)传教海外——在民国十七八年之际,虚上人曾亲至欧美各国讲演佛学,大受西方学者的欢迎;并能唤醒他们崇尚物质的迷梦,引起研究东方哲学的动机。除自动组织各种佛学研究机关外,又有自愿到中国来学习佛法者。
他如:谛闲法师之重兴台宗,印光法师之提倡净土,弘一法师之研究律宗,皆为佛教中兴运动中之重要人物也。
又有在家学佛居士派之崛起:杨仁山先生以不世之材,充曾涤生幕府,遍历欧美;深知吾国衰弱之源,非机械之不及他国,实为人心陷溺,道德沦湑之过。晚年慨国是之日非,用退而精研佛学,广刻佛经。其门人之能继承衣钵者有欧阳竟无、梅撷芸等诸居士。谭嗣同亦曾从杨仁山学佛学,本其所得以着仁学。梁任公也曾问道于杨氏,故其作品中常含有佛化之色彩。此外如章太炎先生之精通相宗,戴季陶先生之护持佛教,丰子恺先生用艺术表彰佛法,范古农、唐大圆、蒋维乔、胡子笏等诸居士精研教理,宏扬佛法,皆为中兴佛学界中之佼佼者。
二、耶教在中国之状况——自路得改教后,新旧二派,经过无量数之冲突,分裂为“敬虔”与“光明”二派。在十七至十八世纪时,声势浩大,有笼罩全欧之势。今虽稍衰,而统计新兴各派,仍不能越出其范围也。
(一)敬虔派——一六六六年在荷兰有一复生会之设立,其宗旨谓:“教徒不须研究教理,只求励行克己工夫,谨过境 耶稣训诫,实行宗教道德,矜贫恤孤,以显基督之爱。”后有辛辛陀夫伯爵在一七二七年设立自由基督教会,组织布道团,派遣信徒,至万国布道,以宣传耶教。所以在吾国境内之西教士,多数为此派人物。其坚忍毅力,不避危害,实可钦敬!惟该派之结果,有二缺点,在德人沙穆著的“教会历史”上说:
敬虔派的结果为“分离”:因其注重行为主义,遂各离其群,组织小团体,藉以坚固小团体之内容;抑若一教会之中,复分裂为无数教会,于是教会遂不能不受损害矣。人必悔罪,乃能重生。特因注重悔罪,遂致苟立条规,限制人类之快乐。以人生之自然居心叵测为犯罪而一切屏除之——如观戏、跳舞、手谈、游戏等,皆屏绝殆尽。由是“因信成义”之宗旨,遂变为“因善成义”,是亦矫枉过正。
(二)光明派——至二十世纪宇宙哲学很发达的时候,耶教教理因而根本动摇。盖宇宙哲学之持论谓人是万物之灵,可恃个人全己的智慧去研究世上万事万物,不必去信仰基督教之古代传言来束缚人们的思想。于是欲从中调和科学与宗教之冲突,乃有光明派之发起。该派之教理是:人们固当寻求智识,以充足一己之理性,但欲明白科学真理,尚需上帝能力为之引导,若能充满圣灵,则其灵魂定有永生之希望。所以此派规定:“凡信圣经须具三种纲要:‘上帝,二道德,三永生。’”查吾国境内,光明派教徒颇少,即有,亦常被敬虔派所嫉妒,而很难发展其事业也。
数十年前,耶教门户之见,异常深刻。今为应付现代之新潮流起见,有几个稍明大势的教会,合组一中华基督教会。该会对于法帛的改革,教理的探讨,亦不遗余力。但在内地或小城市里的教会,相倾相轧,依然不改其本来面目!
离开种族政治问题来讲,我们应当感谢耶教带给我们的文化!且撮要举例如下:
(一)教育——耶稣教会足迹所到之处,首先创办学校。其目的虽为引人入教而设,但在教育幼稚之我国,得其助力,实匪浅尠。数十年来被教会所造成之新人物,已指难胜屈。可是详细调查其大中小各校里的课程,往往轻视中国史地及国文,使一般毕业生熟于欧美史地,而不知吾国情形,殊为美中不足!
(二)提高女权——吾国女权之堕落为世界冠,其发展之迅速,一日千里,也为全世界女界冠。其故何在?自然应当十二万分的感谢基督教。盖耶教之办学,必同时并设男女二校。各大学之男女同学,亦耶教首发其端。他如提倡放足及一夫一妇制度等之种种提高女权方法,也不胜枚举!
(三)社会事业——孤儿院、济良所、医院、青年会等组织,皆耶教徒为我们发轫,鳏寡孤独之救济,痴聋喑哑之教养,耶教徒亦给我们莫大之助力。常见有许多贫寒家庭,得耶教为之教育其子弟,今皆变成为中产阶级,甚至有为达官贵人者。故其恩德入人之深,犹非他教所能望其项背也。

关于中国佛教方面将来之趋势

一、义学行将大兴——生在二十世纪的人们,大概幼年所受到的教育,多从分析事物入手,分析惯了,自然后来学到佛法,也要先去分析了。况且依科学的定例:欲说明一件事物,必须要有可靠的证据,否则,虽说得头头是道,也不能取信于人。故预测将来佛法之趋势,对于教理方面必将研究入微,条分缕析,综合比较,成为一最有系统的宗教哲学,方能餍足人心!
二、律仪之重新估定——世间本没有一成不变的律仪,其产生也,皆因时制宜,并非突然飞来。释迦初期说法时,何尝有谈及法制?后来因僧众超规者多,始逐渐戒律。今日非昔日,今时非昔时,今人非昔人,思想环境之变迁,与释迦佛在日已大相迳庭。况政治上之法制既改而佛制亦不得不随之而改。若必欲以千年前之旧法而行之于千年后之今日,谁肯俯首就范,屈伏顺从乎?所以迨佛教能有统一组织时,其一切律仪,必须有重新之估定。
三、经忏难免绝迹——经忏之作俑,原为追念先人及忏悔宿业而起。大有欧洲中世纪“赎罪券”之风味。倘吾国政治能走入正当轨道的时候,民众教育程度自然日渐增高,谁复肯抛弃其目前急待解决之种种问题,而修此冥冥中不可捉摸之忏悔乎?试看今日之受过中等以上学校之教育者,能有几人肯赴寺观做经忏以冀求福免罪乎?故将来经忏之未免绝迹,亦意中事耳!
四、僧众职业化——经忏既难免废治,则僧众之生活问题自当另谋出路,绝不能闭户潜修,与社会断绝关系;又不能沿门托钵,以资其生命。故必须深入城市或山林,勤苦操作,以谋衣食。古德诗云:“布衣破绽种青麻,粮食无时刈早禾;辛苦作来牵补过,复身免得报檀那!”这种自给自养的风气,或将重见于今日。惟除最少数的一般弘法利生的菩萨僧,是当与普通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受同等的供养外,其余的终当职业化,以解决其衣食问题!
五、佛像之减少——佛教本是无造物主之教,因欲人们观摩兴起的缘故,故多塑佛像以警醒之。今民智既渐开发,复何能使其对于佛教史上之无关紧要之偶像,一一敬礼而崇拜之,实为势所难能。何不回顾耶教偶像之历史乎?不是从希腊教之无量数神像而必为天主教之圣母玛利亚像,从玛利亚像而必为耶稣之相片吗?所以佛教将来之趋势,终未免要减少佛像。或仅存释迦之画像,亦未可知。

关于中国耶教方面将来之趋势

一、教理艺术化——一般不明耶教真相者尝谓耶教徒的服务精神,殊堪羡许,但其教理方面,颇少研究之价值。不知从历史上看来,本有最精美的希腊艺术为其背景。后来因教徒专门从事于外面的纷争,却把内面的紧要学理忘了,所以要受到明眼人的讥讽。现在他们也觉悟了,正要着手改进。在金陵神学杂志第十五卷第一期“基督教对于中国应有的使命”里说:
佛教本来也是一种从外国传来的宗教,其出世观与孔教的入世观,格格不相入。后来有无数的中国僧侣,亲历万险到印度去留学;回国后从事于译经事业,才能把佛教变为中国的宗教。我们今日正应效法第五六七八世纪的佛教徒,用我们的心血,从我们的宗教经验,发为文章艺术,来奠定基督教在中国的基础。
二、耶稣人格化——在人本主义的中国,孔教根本不谈鬼神,佛教是无神教,道教则推尊自然。倘再固执耶稣是“活的神”或是“上帝的独生子”的话来愚弄人们,则将来必将引起教徒的怀疑,抑从此变本加厉,积极来反对基督教。所以预测将来的基督教会,必要明白宣言:耶稣是个“人”,是“一个伟大的宗教领袖”,不是什么从天上掉下的“神道”。这样,方能合于二十世纪科学化人们的头脑!
三、教徒道德化——为了欧美经济制度亟变的风云,耶教受了空前的大打击。因耶教在吾国所以能发展的缘故,多靠着欧美之雄大资本为之后援。今一旦失所赁依,其所隶属之机关,势将土崩瓦裂,不可收拾。所以要组织本色教会的呼声,甚嚣尘上!何谓本色教会?是经济人材,一概独立,不再依赖外人。如果欲实行此项计划,则必须耶教徒彻底放弃其为虎作伥的欧化气焰;与本国的固有道德相协调接近,如此,方能得到社会之同情援助,而奠定其宗教基础。否则,必将陷于孤立无援的地位,从淘汰而入于灭亡之途径了。
四、组织统一化——耶教会团体甚多,暗斗颇剧,已如上述。但近来已幡然悟,憬然觉,对于促进教会组织统一运动者,已有第一次世界大会,于一九二七年在洛桑举行,其第二次大会伫地一九三七年举行。此外尚有安立廿世界主教大会,及印度、加拿大和吾国教会之合一运动,在在都足以表示组织统一化之趋势!

结论

在上面已把佛教与耶教的历史、教义、现在的事实和将来的趋势,稍稍比较过;所得到二教将来趋势的相似点,约有三种:
一、注重教理的研究。
二、建设人间净中人间天国。
三、统一内部的组织。
东西洋的人情内俗,本来多不相同。为什么在宗教上倒反有相似之点呢?其促成的原因有二:一、被外面二种新兴的潮流所激动。二、被内心固有的慈爱观念所驱使。何谓二种新兴的潮流?
一、民族主义之变本加厉——民族主义的原则,本是自存自卫的方法,后来因政治家的野心,就演变为民族帝国主义。由此民族帝国主义,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了现在更进一步的变为法西斯主义,范围更形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恐将由此爆发。处在这种严重的时代,那一个国度,不是鼓动民心,积极备战!教徒也是国民,当然不能例外。所以民族主义是促成宗教家转移其用幻想去造成的另一世界,翻过身来,去做那现实世界上的救国救种族工作,换言之,即是建设人间净土或人间天国。
二、共产主义的影响——近十几年来,第三国际在远东各国以及其他地域的种种活动,虽不能成功,但其所主张的唯物史观和阶级争斗。已足以摇动一般青年人的心理。所以宗教家不得不宣扬其救世主义,和统一内部之组织,以备应付现代的新潮!
  何谓内心固有的仁慈观念呢?
  一、佛教的慈悲观——佛教家之视众生也,原同一体。法华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其欲救度众生之心,异常恳切。又如首楞严云:“……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利,是则名为报佛恩!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二、耶教的博爱观——新约歌罗西书载有:“要存着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又马太福音:“要爱你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又在马太福音同章里记着:“……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和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要想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从前面所引的几节圣经看来,耶教徒的博爱观念和牺牲精神,实与佛教徒有相似的地方。
  总而言之,二教既同具有悲天悯人的思想,和积极救世的精神,所以作者很希望二教中的当局,蠲除中西宗派门户之见。共同合并起来组织一个救世界救人类的大团体。一面努力发挥光大二教内的精微奥妙博大圆融的教理,去唤醒沈沈醉梦的全球同胞;一面努力建设人间净土或人间天国,来淑世陶民,敦风易俗,以补政治范围之所不及!吾国先哲有言:“东方有圣人焉,西方有圣人焉,此心同,此理同。”又曰:“放之四海而皆准,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故在末了,引此格言,以为二教携手的标语!
发新话题
最新文章


主页【电子禅国际】 论坛【电子禅论坛】 最新【电子禅最新】 赞赏【赞赏】